休沐
即休息、洗沐,指古代官员的例假。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唐朝永徽二年(652)二月定制,百官每十日一休假,称为旬假,又曰旬休。宋朝岁节寒食、冬至,百官休沐五日,上元、中元休沐一日,每旬择皇帝不御殿时赐休沐一日。
官员休假的名目之一。汉代有官员沐浴给假之制, 《初学纪》引《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汉书·郑当时传》记郑当时“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可见汉代事实上是按令实行此种休假的。
即休息、洗沐,指古代官员的例假。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唐朝永徽二年(652)二月定制,百官每十日一休假,称为旬假,又曰旬休。宋朝岁节寒食、冬至,百官休沐五日,上元、中元休沐一日,每旬择皇帝不御殿时赐休沐一日。
官员休假的名目之一。汉代有官员沐浴给假之制, 《初学纪》引《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汉书·郑当时传》记郑当时“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可见汉代事实上是按令实行此种休假的。
官名。明初户部北平部、刑部北平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北平部”。
官名。元大都留守司所属有器备库,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置,秩从五品。掌殿阁金银宝器二千余件。以提点一人为主官,下设大使、副使、直长。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掌膳羞之事的小吏。《韩非子·内储说上》:“(晋)文公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之”。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
官名。辽置,见“诸行宫都部署院”。
官署名。元朝地方统军机构。设于世祖中统三年(1262)十月,又称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府,置府阆州,掌青居山、大获城、虎啸寨等处戍军。设都元帅、元帅等职。至元五年 (1268)改为东川统军司。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清朝职官之一种。清制,凡未经实授之缺,谓之署缺。其分两类:一为奏署,即由各衙署长官题奏,经皇帝允准派署,称署某官。一为委署,即由各衙署长官派委署理,称委署某官,如委署主事,委署章京等。
官制用语,即拜官授职。汉朝也称官员改任它官。《汉书·景帝纪》: 中元二年(前148)“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历代沿用。又,免除官
官名。唐初秦王、齐王府左一护军府次官,各置二员,从四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