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尉
六尉,既指六尉郡,也指六尉郡大夫。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三辅黄图·三辅治所》说:“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霸陵、杜陵以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大夫府,居城南;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祋祤十县,属列尉大夫府,居城北。”
六尉,既指六尉郡,也指六尉郡大夫。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三辅黄图·三辅治所》说:“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霸陵、杜陵以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大夫府,居城南;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祋祤十县,属列尉大夫府,居城北。”
官名。清末邮传部政司主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二人,正五品,奏补,掌主本司事务。
蒙、元怯薛执事名。蒙古语,意为“掌管车马者”。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燕、豫二王府、国宗以及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的属官,分别称为燕伺、豫伺、国伺、侯伺、相伺、检伺、指伺、将伺、总伺、监伺、军伺、师伺,主侍服食起居,相当
察举科目之一。实行于汉代,其时迷信阴阳术教,故常有举明习阴阳灾异者的诏令。如《汉书·元帝纪》记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六月下诏说:“盖闻安民之道,本由阴阳,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丞相、御史举天下
即“太子少师”。见“宫衔”。
官名,属食官令、长,掌先帝陵祭祀之食品。见《后汉书·百官志二》。
官名。辽朝北大王院官员,在北院太师下。
官员奖励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进级和加俸均为县知事奖励的第三等。
官名。晋初有光禄大夫,授银章青绶。如加赐金章紫绶,则为金紫光禄大夫,二品,禄赐、班位、冠帻、车服、佩玉、置吏卒羽林及卒,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其以为加官者,唯假章绶、禄赐班位,不别给车服吏卒。梁十四班,
即“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