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工部总理
官名。清初内工部之主官。顺治十八年(1661)设。掌理宫庭缮修工程之事。所属有左、右协理各一人。后省。
官名。清初内工部之主官。顺治十八年(1661)设。掌理宫庭缮修工程之事。所属有左、右协理各一人。后省。
官署名。战国齐置。主管粮谷收藏与供应。《十六金符斋印存》卷一第一号: “左廪之鈢。 ”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夏采下大夫守陵上士佐官,正二命。
爵名。又称“守嗣大夫”或“承嗣大夫”。春秋时期卿大夫子孙世袭的爵位。《左传·昭公十六年》: “孔张,君之昆孙子孔之后也,执政之嗣也,为嗣大夫。”
官名。或称“太仆”。西周置。众仆官之长。《尚书·序》: “穆王命伯冏为周大 (太)仆正。”参见“太仆”。
①朝廷使臣。两晋南朝称宫廷禁省为“台”,故名。 《晋书·段匹䃅传》:“(邵)洎复欲执台使王英送于季龙, 匹䃅正色责之曰: ‘卿不能遵兄之志,逼吾不得归朝,亦以甚矣,复欲执天
官名。春秋晋国始置,为三军中军主将之称,上卿爵,执掌国政,统兵作战。东汉灵帝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为元帅,然非汉代定制。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之。北周亦置,为行军元帅简称,总辖军
学校名。明洪武八年(1375)置,十五年改称中都国子监。详见“中都国子监”。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原设亚洲司,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分为亚东、亚西两司。亚西司掌理关于苏联、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及其他西亚各国的外交事务。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司事。
官名。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始置勋府庶子,厢别六百人,掌宿卫。北周因其制置左右庶侍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左右宗伯中大夫。其职掌据《隋书·礼仪志》所载为“掌非皇帝所御门閤之禁。并服金涂甲,左执獬豸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职掌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