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
官员考察制度。明朝定以考核武官与文官考察同。凡五年一考,由兵部武选清吏司掌之。
清制,对武职的考察称为军政。每五年举行一次,以四格叙其功劳,以八法定其处分。军政四格,八旗指操守、才能、骑射、年力;绿营指才技、年力、驭兵、给饷。八法与文官同。考察武职,将军、都统、副都统由兵部具疏请旨,三品以下由其长官考察,在京八旗武职,特简大臣考察。绿营军官由其长官考察,经本管题注考语送达兵部。
官员考察制度。明朝定以考核武官与文官考察同。凡五年一考,由兵部武选清吏司掌之。
清制,对武职的考察称为军政。每五年举行一次,以四格叙其功劳,以八法定其处分。军政四格,八旗指操守、才能、骑射、年力;绿营指才技、年力、驭兵、给饷。八法与文官同。考察武职,将军、都统、副都统由兵部具疏请旨,三品以下由其长官考察,在京八旗武职,特简大臣考察。绿营军官由其长官考察,经本管题注考语送达兵部。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始置,配置在京师地方审判厅内。以检察长一人为主官,秩正五品,掌纠正同级审判,监督下级检察厅,下设检察官五人,秩正六品,典簿(从七品)、主簿(从八品)、录事各二人
官名。同“大司工”。春秋时期始见。见《鄜大司攻鬲铭》。参见“大司工”。
官名。清沿明锦衣卫之制,于銮仪卫置驯象所,以掌印冠军使一人为主官,下设东西二司,分掌驯饲仪象及保管乐器之事。
官名。北魏置。掌管西部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官名。晋置,掌护西戎,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见《晋书·职官志》。
官名。见“右中郎将”。
官名。宋代于开封府设判官二人,分日轮流审判案件;左右军巡院亦设判官二人,分管京城争斗和案件审理。临安府设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观察判官各一人。金大兴府置总管判官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事,员额一人,从五品,掌
周朝称有声望的老年旧臣。《诗经·小雅·正月》: “召彼故老。”朱熹传: “故老,旧臣也。”
官署名。宋朝初年有楼店务,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 改为左右厢店宅务。端拱二年(989) 改邸店宅务,真宗咸平元年(998)改都大店宅务,大中祥符六年(1013)复称左右厢店宅务。掌官属邸店,计值出
官库名。见“西染色库”。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紫极、光兴中监典四品,宣融便殿中监典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