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训部

军训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训练总监部改设,属军事委员会。设部长一人, 上将级; 次长二人, 中将级;部内组织及其职掌如下:部长办公室,办理不属于各监处的事务,设主任一人, 少将级。下设部附(少将或上校级)、副官、秘书及文书事务人员(均为校、尉级)。步兵监、骑兵监、炮兵监工兵监、辎重兵监、通信兵监、机械化兵监,分别掌管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机械化兵部队及有关学校的训练计划及考核、监督,各监均设中将或少将兵监一人,少将或上校级监员三至五人,文书、事务人员若干人。总务厅,设科分管全部人事及行政事宜。设厅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副厅长一人,少将级。军事杂志社,掌理全军性学术刊物的出版发行。设社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办事人员若干人(其中部分人员为非军职的雇用人员)。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掌理各军事学校毕业生的登记调查工作。设处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副处长一人,少将级。

猜你喜欢

  • 客曹尚书

    官名。西汉置为尚书客曹长官。秩六百石。东汉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各置尚书。三国魏、西晋初复置,三品,后罢。官名,汉置。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其余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掌公卿事,二千石曹尚

  • 武备将军

    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八品下。

  • 营务处

    官署名。清末地方督抚置。因督抚统兵,并多增募军队,故设此机构,负责办理军营行政。处设总办、会办等职,多以道、府文官充任。清代末期,提督、巡抚多增募军队,因此设营务处,以道、府文官担任总办、会办等,负责

  • 典服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司服中士二人,掌王的吉凶衣服,辨别各号物色与它的用处。北齐仿其制置典服中士,正二命;典服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礼部下大夫。

  • 衔牌

    表示官员职衔之牌。木质朱漆。为官者均以金字书官衔于其上。平时置于门前,出行及举行礼节时拿作前导,以示荣耀。

  • 讨寇将军

    官名。三国魏、蜀皆置,统兵出征或作为太守等地方长官的加官。魏、晋、南朝宋皆八品(一说魏为五品)。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为七品,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从八品上

  • 知内侍省事

    初为职衔名义。唐朝非内侍省长官内侍监而受命主持内侍省事者。《旧唐书·宦官·高力士传》:“先天(712—713)中,预诛萧、岑等功,超拜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同正员。开元(713—741)初,加右监门卫将

  • 显谟阁

    宋朝阁名。哲宗元符元年(1098)建,以藏神宗御制文集。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一度改名熙明阁,同年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贴职。南宋复于临安府建。宗阁名。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建,收藏神宗御制

  • 禁从

    官场用语。宋朝称翰林学士等高级侍从官为禁从。

  • 龙幕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拟“智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智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