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冬官府

冬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与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府合称六府。以大司空卿为长官,设小司空上大夫、冬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国家各种工匠,负责兴造、制作事务,以及金属开采炼制,河道疏浚,舟船运输等。领工部中大夫、匠师中大夫、司木中大夫、司土中大夫、司金中大夫、司水中大夫、司玉下大夫、司皮下大夫、司色下大夫、司织下大夫、司卉下大夫等官属,各司其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官,以下大夫为长官,上士贰之。周宣帝即位后,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署名。《周礼》冬官职掌阙载,《环济要略》说:“冬官司空掌邦事,营城郭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宅器械,监百工。”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冬官府,以大司空卿与少司空卿为正副长官。属官有工部、匠师、司木、司土、司金、司水诸中大夫;司玉、司皮、司色、司织、司卉、司城诸下大夫。

猜你喜欢

  • 左罴卫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罴卫长官,置一人。

  • 题补

    清朝吏部铨选制度。乃补授官员之方法。按官员铨选章制规定,凡应具题补授之官员出缺,某上司在应补或应升此缺人员中拣选,题请补用,称题补。

  • 尚乘局司廪

    官名。唐与尚乘局置司廪、司库各一人,秩正九品下,掌六闲藁秸出纳。

  • 文部

    官署名。即尚书省吏部,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 (757)复名吏部。官署名,即吏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改吏部为文部,唐肃宗至德二年复旧。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见《新唐书·百官一·吏

  • 兵马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武官名。金元时兵马司的正副主官,见“兵马司”。

  • 加衔

    亦称“兼衔”。清朝吏部之奖叙制度。指在本任官之上另加高于本职之虚衔以显荣其品秩。凡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为大臣加衔及赠官。又总

  • 钱帛都点检

    官名。辽置,见“钱帛司”。

  • 中校署令

    官名。即中校令。官名,即中校令,秦汉皆置,掌帅工徒治宫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成帝

  • 绥靖公署

    军事机构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军事委员会派驻特定省份办理“绥靖”事宜的军事机关。以“绥靖主任”为主官,其职权常与省政府相交错,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三月十三日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会衔颁布《调整省

  • 给黄门郎

    官名,为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秦和西汉有给事黄门,到东汉与黄门侍郎合为一职,称给事黄门侍郎,也简称给黄门郎或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车驾出,给黄门郎兼受事。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