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史馆事
官名。见“史馆修撰”。
官名。见“史馆修撰”。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所掌不详。杨晦曾任此官。见《辽史·能吏传》。
官名。唐末、五代为藩镇幕职官,多由藩镇自辟置。宋朝改由朝廷除授,选士人充任,用为选人阶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八品。徽宗崇宁二年 (1103)重定选人阶官,换文林郎。
官署名。辽朝置,属北面官。皇帝亲征,举大兵分为三路,左翼军都统所统领左路兵马。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翼军都统以统领所部。
官名。北魏置。《魏书·刘文晔传》:“拜协律中郎。”职掌同协律郎,位在其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下。官名。北魏置协律郎(从五品上),又置协律中郎(从四品下)。皆掌校正乐律。见《通典·职官
官名。为临时稽勋局的长官,见“临时稽勋局”。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北王府典官之一,掌监狱。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木司长官,员一人,掌木工之政令。下设小司木下大夫、小司木上士以佐其职,领车工中士、角工中士、彝工中士、器工中士、弓工中士、箭工中士、庐工中士等官属。
南朝时典签的异称。见《南史·巴陵王子伦传》。
元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凡父母衰老气力单寒者,得就近迁除,以便供养。此种规定称为便养。
官名。即太子右卫率,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复名右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