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前锋营

前锋营

清朝负责警卫皇帝之机构。正二品衙门。长官为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下设协理事务前锋参领二人,协理事务前锋侍卫二人,协理事务前锋校四人,协理事务笔帖式四人,掌章奏文移。另前锋参领八人,为正三品,下属委署前锋参领四人,前锋侍卫八人,委署前锋侍卫四人,空衔花翎八人,前锋校九十六人,空衔前锋校八人,委补蓝翎长八人,掌分辖营众。额设前锋兵一千七百七十人,满洲、蒙古八旗中每佐领下选二人。前锋营之职掌为平时守卫紫禁城; 当皇帝出巡时则扈从宿卫,阅兵时则充列首队。


清代警卫宫廷的军队。始设于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当时名为巴牙喇前哨兵,满语称“噶布什贤超哈”。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定噶布什贤超哈满洲、蒙古八旗分左右两翼,每翼设噶布什贤嘱喇依昂邦一人。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的汉文名为前锋统领。前锋营的官兵都是从满洲、蒙古八旗中挑选出来的,每佐领下选前锋二人组成。其职任是守卫紫禁城,皇帝简阅时列为前队,出巡时扈从,在御营前后一、二里外立前锋旗,以为门户,前锋营列帐守卫。前锋营设前锋统领二人(左、右翼各一人),下设前锋参领一人,委署前锋参领四人,前锋侍卫八人,委置前锋侍卫四人,空衔花翎八人,前锋校九十六人,空衔前锋校八人,委署蓝翎长八人,以分辖营众。办理本营章奏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前锋参领二人,协理事务前锋侍卫二人、协理事务前锋校四人,笔帖式四人。

猜你喜欢

  • 上林署令

    官名。见“上林令”。

  • 修媛

    内官名。皇帝嫔妃。唐朝内官置为九嫔之六,正二品。宋朝为内命妇之一,位修容下、充仪上,正二品。金朝亦为九嫔之六,正二品。女官名。隋唐金皆置,为九嫔之一,正二品。修,也写作“脩”。见《新唐书·百官二·内官

  • 武学斋谕

    武学职事名。南宋 高宗绍 兴十 六年(1146)重建武学,下分六斋,每斋差置斋谕一员。

  • 大谏

    官名。①春秋齐国置,掌规劝训戒之事。《管子·小匡》: (管仲曰)“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吕氏春秋·勿躬》作“大谏臣”。②谏议大夫别称。洪迈《容斋四

  • 兵部左侍郎

    官名。明太祖洪武十三年 (1380) 置兵部左、右侍郎各一员,正三品,为兵部副长官,协掌部务。时罢中书省,六部直达皇帝,分掌政务,故其职甚重。清朝顺治元年 (1644) 改兵部左、右参政为左、右侍郎,

  • 直年旗大臣

    官名。清朝掌八旗联合会理事之大臣。额设八人,每旗各一人。于都统、副都统内特简。任期一年,岁终更代。掌八旗会理之事,并于年终将八旗已结、未结及其他年例之事向皇帝汇报。

  • 知某京留守事

    官名。辽置,为留守的佐官,位在副留守之下。开泰二年(公元1013年) 萧惠曾任“知东京留守事”之职。参见“留守司”。

  • 山师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山师置,北周沿置。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属官,下设山师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山师”。

  • 即用班

    清朝授官班秩之一。指奉旨以某官即用者之特旨班次。凡奉旨指明何衙门及何省者,亦遇缺即用。乾隆三十年 (1765)定,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不入常班班次,即行选用。

  • 御史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内史中大夫御史上士属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