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洋大臣

南洋大臣

即“南洋通商大臣”。


官名,为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清咸丰十年置。先名为五口通商大臣,后南洋、北洋各置通商大臣,掌管中外交涉及海防关政。《清史稿·职官六·督办税务大臣》:“自道光以来,海疆日闢,于是始置北洋、南洋通商大臣,关道及监督隶之,亦有将军兼理者。”

猜你喜欢

  • 东京小宗伯上大夫

    参见“东京小宗伯”。官名。北周置,为东京六府官属,秩正六命。任此职者见《文馆词林》卷四百五十二薛道衡《大将军赵芬碑铭》:“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置六府于洛阳,除小宗伯,摄夏官府事。”参见“小宗伯上

  • 虞部郎中

    官名。① 西魏置,掌尚书省虞部曹。② 工部虞部司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由虞部郎改名,从五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虞大夫、司虞郎中,寻各复旧。实闲简无事。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

  • 干泽

    谋求禄位。《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 ‘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 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

    科举制科之一。五代后周世宗时始设,属于吏治类科目。宋太祖时沿置,不论前资、现任职官或是黄衣草泽之士, 均许应诏对策。

  • 下大夫

    ①官爵名。周朝官制大夫爵中最低一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春秋时大国下大夫相当于小国下卿之位。《左传》成公三年: “上国之上卿,当大国之

  • 尝药次御

    官名。北魏置,《魏书·恩幸传》: “(徐义恭)为尝药次御,出为东秦州刺史。”为皇帝身边亲近之职,佐尝药典御负责御药的调制,在进御前要先尝。

  • 文籍院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监、少监。

  • 右将军典属国

    官名,汉置,此为右将军兼典属国或说是以右将军任典属国。掌护归降的少数民族。西汉时,前后左右将军为重号将军,掌征伐。典属国,掌归降的各少数民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

  • 金部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魏书·毛修之传》:毛法仁“高宗初,为金部尚书。”

  • 安辑户口使

    使职名,亦称户口使。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置,以宇文融除御史中丞充诸色安辑户口使,括得客户八十余万,征籍外田税钱数百万,朝廷多异议。天宝四载(745)以户部郎中王鉷加勾当户口色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