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宗中大夫

司宗中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五月丁亥,改礼部为司宗时,由礼部中大夫改名,仍属春官府。佐大宗伯卿掌礼仪的制订与执行,下设司宗上士、司宗中士、司宗旅下士以佐其职。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肆师下大夫四人,其职务是建立国中祭祀的礼仪,辅佐大宗伯掌理坛兆和宗庙中的禁令。凡国中的大事,辅佐大宗伯简习礼仪。国中的小事,简习礼仪,主管其事,如大事中的大宗伯。北周春官府所属有司宗中大夫,职掌如《周礼》中的肆师。北周初本名礼部,《周书·萧撝传》记撝于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授礼部中大夫。四年(公元564年)五月,改礼部为司宗,大司礼为礼部。司宗中大夫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陆通传》:弟逞,“保定初,徒授司宗中大夫,转军司马。”其属官有司宗上士,正三命;司宗中士,正二命;司宗旅下士,正一命。

猜你喜欢

  • 马军副都指挥使

    宋朝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省称。

  • 左屯卫大将军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左领军府为左屯卫,置一员为长官,正三品,总其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左威卫大将军。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复名左屯卫大将军。宋朝沿置,为环

  • ①即视、察。周朝天子或大臣巡察方国及边陲地区之谓。《太保玉戈铭》: “王在丰,命太保省南国。”《周易 ·观》: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汉朝又有省录尚书事,指主管尚书台之事。②天子遣使臣对诸侯臣子进行

  • 保定等处大兵农使司

    见“大兵农司”。

  • 洛阳北部尉

    官名,东汉末年置,掌京城洛阳及北部郊区的治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

  • 东西城路工局

    清末工巡总局所属机构,掌东西城道路修整工程。

  • 弘义宫使

    官名。辽朝弘义宫长官。总领弘义宫军民事务。下设副使、太师、太保、侍中等职。

  • 金奇尼哈番

    即“精奇尼哈番”。

  • 吏部

    官署名。①东汉始于尚书台置吏曹(一说名吏部曹),掌选举祠祀事,后改名选部,专掌官吏的任免考选,三国魏改名吏部,职掌文职官吏任免考选,兼典法制,隶尚书台(省),设尚书为长官,武官选举归中护军; 或说领吏

  • 航空署督办

    官名。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北洋政府向英国借款,购置飞机,专供商业和练习之用。分别在交通部和国务院设置航空机构:交通部所设的称为航空事宜筹备处,直皖战争后裁撤;国务院所属的为航空事务处,民国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