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
军队编制单位。明代五军营与神机营在营下分设中军、左右掖与左右哨,哨为营以下的一级编组。嘉靖中军、哨、掖之名均罢废。募兵制盛行时期,戚继光的戚家军有哨一级的编制,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四官为一总(见《明通鉴》卷三十九)。清代湘军之制, 营之下分立前、后、左、右四哨, 设哨官四人,哨长四人,护勇二十人,什长三十二人,正勇三百三十六人,伙勇四十二名,一营共五百人(营官一人哨官四人在外)。淮军等勇营多沿用此制。
军队编制单位。明代五军营与神机营在营下分设中军、左右掖与左右哨,哨为营以下的一级编组。嘉靖中军、哨、掖之名均罢废。募兵制盛行时期,戚继光的戚家军有哨一级的编制,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四官为一总(见《明通鉴》卷三十九)。清代湘军之制, 营之下分立前、后、左、右四哨, 设哨官四人,哨长四人,护勇二十人,什长三十二人,正勇三百三十六人,伙勇四十二名,一营共五百人(营官一人哨官四人在外)。淮军等勇营多沿用此制。
官名。为知枢密院事的简称。宋置,详“知院”条。
内命妇名。唐置,为太子妾。员额六人,秩正五品,在良娣下承徽上。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始置,以宇元融勾当租庸地税使,天宝二年(743)以陕郡太守韦坚兼知勾当租庸使, 天宝六载(747)杨慎加诸郡租庸使,代宗广德元年(763)考功郎中裴谞
官制用语。朝廷高级官员在得到任命后,一般皆上表辞让,以示谦逊。不让者反成特例。东晋王述迁尚书令,不让,“(其)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晋书·王湛传》)地位较低的官一般不须辞让。《南齐书·谢脁传》
即“噶布什贤章京”。
官名。即“云南清吏司郎中”。
汉朝库名,属将作大匠,专掌石料,供修建宫室陵园等用,其长官称令,副长官称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朝官充任,总领三司都理欠司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司废。
官名。三国魏置廷尉主簿,省录众事。蜀吴无考。
司门郎中、员外郎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