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朝

外朝

相传周制天子诸侯皆有三朝: 外朝一; 内朝二: 燕朝、治朝,为国君听政之所。秦至汉初,中都官本无内外之分,丞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武帝为强化皇权,以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近臣组成内朝,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以丞相为首下至六百石的朝官组成外朝,变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东汉初年,置司徒、司空、太尉三公,实际权力归于尚书台。安帝以后,遇有灾变,则策免三公。三国魏仍有内、外朝之分。


丞相帅百官治政之处。周天子与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中朝、燕朝。中朝是天子视政之处,燕朝是天子与宗人集议之处,或王退朝后接见大夫之处。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又组成以大司马、前后左右将军、侍中、常侍、给事中、尚书等参与的中朝(内朝)。《汉书·刘辅传》:“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注:“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参看《周礼·秋官·朝士》、《礼记·玉藻》。

猜你喜欢

  • 验马寺

    官署名。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政府克北京,改原明太仆寺而置,职掌因明旧制。

  • 左校司马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吴王夫差时吴国军队分中军、左校、右校。左、右两校各设司马。左校司马为左校军队的长官,掌其军政。《越绝书·外传吴王占梦》: “王孙骆为左校司马,太宰嚭为右校司马。”

  • 兵马都总管府

    官署名。辽朝设于各路,统领本路军兵。设兵马都总管、副都总管等官,通常由诸京留守、府尹等兼任。金朝沿置,设都总管、同知都总管、副都总管等官,掌统本路兵马甲仗。

  • 司法部

    官署名。民国置,为中央行政官署之一;掌理司法审判、司法行政、官吏惩戒、行政审判、监狱及保护等事。设总长一人,综理部务;次长一人,辅佐总长处理事务。所属有总务厅,及刑事,民事、监狱三司。国民政府成立后,

  • 广谊司

    官署名。秩正三品,隶大都留守司。设于元至顺二年(1331),掌大都城内和雇和买、营缮织造、供亿物色等务。置令、同知、副使、判官各二员。

  • 右神武军统军

    官名。唐德宗兴元元年(784)置,一人,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 五军断事

    官名。明洪武 (1368—1398) 时分置于五军都督府中,理军中刑狱。详见“五军断事官”条。

  • 八校尉

    汉武帝初置八校尉,俸禄二千石,属官有丞有司马。八校尉是:中垒校尉,掌管北军垒门之内,另外还掌管西域;屯骑校尉,掌管骑士;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管越骑;长水校尉,掌管长水宣曲胡骑;胡骑

  • 司罇彝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罇彝中士佐官,正一命。

  • 榷货务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掌受商人便钱给券及入中茶盐、出卖香药等货物,以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并入市易务为下界。南宋初复置,设提辖官,隶尚书左、右司。金朝亦置,隶户部。掌发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