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学士

大学士

官名。唐朝始置。中宗景龙二年(708) 于修文馆(弘文馆)置,员四人,以象征四时,后员额稍减。以能文之士为之。玄宗天宝二年(743) 于崇玄馆置一人,肃宗至德二载 (757)于集贤院置。德宗贞元四年 (788)皆罢。多由宰相兼领。宋朝沿置,于集贤殿、昭文馆、观文殿、资政殿分设,以备侍从顾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集贤殿、昭文馆所置。明洪武十三年 (1380) 罢丞相,十五年仿宋制于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分置大学士,侍左右,以备顾问。文华殿亦置,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仁宗后,因阁臣多东宫旧僚,特升以侍郎、太常卿并兼大学士,又增谨身殿大学士。大学士遂成内阁长官。阁臣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知经筵事。东宫太子出閤讲读、冠婚,进士题名,大典礼,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均领其事。常侍皇帝殿阁之下,位极尊崇。世宗改置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清朝沿置,入关前崇德元年 (1636) 五月定内三院官制即置。顺治元年(1644)置满、汉大学士,不备官,兼各部尚书衔。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遂置为内阁主官。有中和殷、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殿阁衔,仍兼尚书。十八年复内三院旧制。康熙九年(1670)再改内三院为内阁,置满、汉大学士共四人。雍正时有署大学士、额外大学士之称。九年(1730)后增协办大学士,遂成定制。乾隆十三年(1748)始定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去中和殿衔,增体仁阁衔,以三殿三阁为定制。唯保和殿不常置。五十八年停兼尚书衔。品秩初定满官正一品,汉官正二品。顺治十五年均改正二品,雍正八年均升正一品。以协赞皇帝管理庶务。惟清初置议政处,雍正后设军机处,内阁大学士虽位列六部之上,文官之首,实权远不及明朝。任军机大臣,除亲王外,其首领者,必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置责任内阁,以军机大臣为总协理大臣,大学士遂废。


官名。许多朝代设此官,朝代不同,职权也不一样。唐朝设弘文馆(后改昭文馆)学士、集贤殿学士,掌管文学著作;其职如由宰相兼任,则称大学士。唐中宗景龙二年,修文馆置大学士四员。宋朝沿用唐制,有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等,或以现任宰相、副宰相(次相)兼任,或让旧宰相任此职,表示恩宠,对学士中资望特高的,便加个“”字,称大学士。明朝仿照宋朝,置大学土若干人,如华盖殿大学土、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大学士在宫城内办公,有的替皇帝批答奏章,有的充当皇帝的顾问,商议政务,其本身官阶不过五品,远在尚书、侍郎之下,但因实权过重,便常兼任尚书、侍郎,加官到一品,成为实际上的宰相;称辅臣或阁老。清初在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设大学土,以后三院改为内阁,大学士为内阁主官。清代大学士为正一品,为文职最高官阶,享有最高荣誉。在礼节上称中堂,即使有师保的荣衔或侯伯封号,也称中堂。

猜你喜欢

  • 职分田

    亦称职田。隋唐内外职事官俸田之一。隋文帝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给永业田外,“又给职分田”,一品五顷,至五品则为三顷,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 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制,京

  • 朝请

    ①汉朝诸侯王列侯春秋两季朝见皇帝的制度。春曰朝,秋曰请。文帝时,吴王濞曾诈病不朝请二十余年。外戚定期朝见皇帝和太后,也称朝请。景帝时,窦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这是一种惩处。后代如晋朝等沿袭此制。

  • 礼宾副使

    官名。五代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宋初沿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

  • 开封府狱

    监狱名。宋置,受命于皇帝,拘禁诏狱案犯及京师案犯,兼有中央监狱与地方监狱的双重性质。

  • 舂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宦官。掌舂米,供应祭祀、宾客及飨食所需各种米物。《周礼·地官》: “舂人,奄二人,女舂抌二人,奚五人”,“掌共米物。祭祀,共其齍盛之米。宾客,共其牢礼之米。凡飨食

  • 阿喇哈物林达

    满语官名。汉译为“副司库”。

  • 掾史属

    掾史属为掾史和属之合称,即三公府、将军府诸曹之正、副二长官,掾史(一般称掾)为正,属为副。见《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史属》,参看“掾”、“掾史”条。

  • 教育部

    民国置,为中央行政机关之一。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改其为大学院,十七年又改称教育部,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务。下设总务、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五司及编审处。设长官部长一人,政务次长一人、

  • 司仆寺卿

    官名。见“司仆寺”。

  • 钩盾令丞

    官名。《汉书·昭帝纪》有“勾盾弄田”之语,勾盾大约是宫中的空地,故能辟为皇帝游玩的弄田。西汉置钩盾令及丞,属少府。后汉沿置,令秩六百石,以宦者为之,掌管京城附近诸池、园苑及其中果蔬等种植之事。其下有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