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尹

大尹

官名。春秋战国时宋国置,卿爵,一说为近官有宠者,一说为宋外戚之官。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明朝尊称府县主官为大尹。清朝则为知县别称。


1、执政受宠的高级官员。《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因大尹以达。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国人恶之,司城欲去大尹。”杜注:“大尹,近官有宠者。”按:大尹为宰相、令尹之类的执政官员。《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楚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宋矣。”高诱注:“大尹,宋卿也。”

2、王莽时大尹即郡守(郡太守)。《汉书·王莽传》:“改郡太守曰大尹。”“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其无爵者为尹。”《后汉书·马援传》:“莽以涉为镇戎大尹,援为新成大尹。”《后汉书·侯霸传》:“(侯霸)后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东汉时恢复旧称。

3、明朝称府县长官为大尹,清朝为知县的别称。

猜你喜欢

  • 制诰局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局务,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员。

  • 决胜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陈沿置。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班。

  • 左骁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初置,一员,从二品,为左骁卫长官,位大将军上,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豹骑番上者,分配之; 凡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面、宫城内外,则与左卫上将军分知助铺。宋朝置为环卫

  • 太阴监

    ①官署名。唐朝设于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掌采伐材木,有监、副监、丞等官。属将作监。②官名。唐朝将作监所领太阴监长官,置一员,正七品下。官署名和官名。见“百工监”。

  • 内提调

    见“提调”① 。

  • 七大夫

    爵名。即公大夫,为二十等爵第七级。秦始置,西汉因之。秦及西汉初均为高爵,汉高祖五年(前202)五月诏七大夫以上皆食邑。七大夫即公大夫,因其为汉代二十级爵的第七级,故又称七大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内城巡警总厅各分厅

    清末京师内城巡警总厅所属机构。分为内城中分厅、内城东分厅、内城南分厅、内城西分厅、内城北分厅。各分厅以知事一人为主官,正五品,总理本分厅事务。各分厅内部分设三课六所,以分理众务。总务课,掌警事、机要、

  • 提仓

    提举常平仓简称。

  • 左军巡判官

    见“军巡使”。官名。宋置,属开封府,分左右军巡判官,皆掌京城争斗的推问审判。见《宋史·职官六·开封府》。

  • 大国舅司敞史

    辽官名。太宗会同元年 (938) 由郎君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