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驷监
宋朝养马机构。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置于开封景阳门外,左、右各二监,每监设监官一人。真宗咸平三年 (1000) 隶群牧司。神宗熙宁三年(1070) 并为左、右两监。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隶太仆寺。掌饲养国马,区别良驽,以备军国之用。
官署名。宋置,属太仆寺。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置养马务,次年修建四厩,称天驷监,左右各二,隶于天厩坊。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天厩坊改为左右骐骥院,左右天驷监分隶之。每监设监官一人,掌饲养国马,区别其良驽,以备军国之用。
宋朝养马机构。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置于开封景阳门外,左、右各二监,每监设监官一人。真宗咸平三年 (1000) 隶群牧司。神宗熙宁三年(1070) 并为左、右两监。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隶太仆寺。掌饲养国马,区别良驽,以备军国之用。
官署名。宋置,属太仆寺。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置养马务,次年修建四厩,称天驷监,左右各二,隶于天厩坊。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天厩坊改为左右骐骥院,左右天驷监分隶之。每监设监官一人,掌饲养国马,区别其良驽,以备军国之用。
官名。清朝乐部什帮处之属官。“达”乃头领之意,设六品衔二人。分掌演奏掇尔多密乐曲之事。
官名。即库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757) 复名库部员外郎。
官名,即掌千人的骑兵将官,西汉和匈奴皆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
官名。金贞祜年间置于外路,掌畜牧事务。设官有使,正七品;副使从八品;判官,正九品。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乘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军乘司事。宣统二年(1910)撤。
依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一月四日公布的《技术人员任用条例》规定,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的公务员可任用为委任职技术人员:一、经普通考试各种技术人员考试及格或与普通考试相当的特种技术人员
见“征收课税使”。
官场用语。指官府僚佐中地位最高者。常指长史,如分置左、右,则以左长史居首。
清朝吏部铨选制度。乃月选班秩之一。指官员出缺,候缺者依序于指定缺分补授之例,满洲刑部司狱任职期满者,于双单月主事等官除不积缺外,升选十缺后升用一人。吉林、黑龙江主事期满,系汉军者,于双单月汉缺员外郎与
官名。东汉钩盾令的佐官有南园丞,掌管南园。《后汉书·百官志》本注:“南园在洛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