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中庶子

太子中庶子

官名。汉置,为太子侍从。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六百石,员五人,职如侍中。三国魏沿置。掌侍从、奏事、谏议等。蜀、吴亦置。晋减为四人,与中舍人共掌文翰。南朝宋同,品第五,秩六百石,属官有食官令。梁亦四人,掌东宫管记,并以功高者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与中舍人功高者同掌禁令,十一班。南朝陈四品,秩二千石。十六国后秦、前燕并置。北魏亦置,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属门下坊,员四人,官四品。多以博学之士担任。


官名,为太子属官,秦以前就有,秦汉沿置,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属太子少傅,为太子侍从官。《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员五人,职如侍中。”其后,三国魏蜀吴皆沿置,掌侍从、奏事、谏议等。晋减为四人,与中舍人共掌文翰。南朝宋四人,五品,六百石,属下有食官令。梁亦四人,其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护驾,并与中舍人共掌禁令。陈为四品,秩二千石。北魏置。北齐属门下坊,员四人,四品。唐太子左右庶子分领左右春坊。元复置太子中庶子。明废。

猜你喜欢

  • 国史院检讨

    见“国史院”。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房

    清代总理衙门的内部机构,犹如现代的档案室。设提调二人,掌稽察章京及修档案之事,由总办、帮办章京内选派;督修五人,掌督催修档之事;承修五人,掌编辑档案;校对五人,掌校勘档案。另有清档科房供事二十人,掌缮

  • 两司马

    官名。① 《周礼》夏官之属。军制二十五人为两,其长官为两司马,中士爵。②太平天国军队及地方之职官。起义之初即仿古制设。军队基层编制中有两,四两为一卒,每两设两司马一人,以东、西、南、北编营系衔。如“前

  • 刺奸属

    官名。见“公府刺奸曹”。

  • 三京诸道僧尼都总管

    官名。辽景宗保宁六年(974),以沙门昭敏为之,加侍中,统领皇都、东京、南京各寺院僧尼。

  • 辞命

    西周、春秋战国时使节交往相互应对的言辞。《孟子·公孙丑上》: “我于辞命,则不能也。”《周礼·秋官·大行人》:“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

  • 大名府尹

    见“大名府”。官名。宋置,见“河南府尹”。

  • 采访支使

    官名。唐置,为采访处置使的佐官,员额二人。后改为“观察支使”,参见该条。

  • 司陈

    金朝皇后位下女官名。掌帐幕床褥舆伞、洒扫铺陈、薪炭灯烛之事。设一员,秩九品。宫中女官名。见“直閤”。

  • 外府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外府中士二人,主管钱币之出入,即政府钱币收入存于外府,其国用所需之钱币亦由外府支出。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外府上士二人,正三命;外府中士二人,正二命。掌绢帛丝麻、钱物、皮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