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官名。殷朝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春秋沿置,为王室总管·掌王家内外事务,传达君王王后之命。后为官吏通称,百家之长称太宰或冢宰,卿大夫家臣之长称家宰,卿大夫采邑总管称邑宰,都邑长官如中都宰,以及膳宰、庖宰等。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曾改县令、长曰宰。② 县令、知县之简称。


官名。1、商代始置,为奴隶主家总管,掌管家务和奴隶。西周沿置,掌王家内外事务;春秋时各诸侯也沿用。《韩非子·说难》:“伊尹为宰。”《礼记·曲礼下》:“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

2、官吏的通称。如周代的冢宰、大宰、小宰等。见“周礼”。

3、县令与县长。王莽改县令长曰宰。见《汉书·王莽传》。

4、犹言“”。《后汉书·朱穆传》:“夫以韩、翟之操,为汉之名宰。”注:“天子以韩安国为国器,拜御史大夫,翟方进智能有余,天子甚重之。故言名宰也。”

猜你喜欢

  • 右监门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为右监门卫长官,一员,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行幸,则率属于衙门监守。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命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神宗元丰(1078

  • 县长任用资格

    依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六月二日修正公布的《县长任用法》的规定,作为荐任公务员的县长,除必须有三十周岁以上的年龄资格外,并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始能充任:一、依法经过县长考试及格者;

  • 领运千总

    官名。明清督理漕粮之官员。隶于总漕。明朝漕粮北运, 由卫所官军运,设守御千户所千总、所千总领运。清朝裁卫,改归州县,而领运之卫所依旧。设守御所千总十三人,为从五品,所千总一百八人,为从

  • 二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 按摩师

    官名。唐朝殿中省尚药局、太常寺太医署各置四员,均流外三品,掌教按摩导引之法。流外官名。唐代于殿中省尚药局与太常寺太医署各置按摩师四人,掌导引之法以治病,损伤折跌者正之,以按摩博士所教按摩生经过考试任用

  • 太子左内率府率

    官名。即太子左内率。

  • 提学道

    官名。清置,每省一人,掌本省学政。见《清史稿·职官三·提督学政》。

  • 积弩司马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职掌不详。

  • 驿巡道

    官名。清朝道员之一种。仅奉天府设一员,汉缺。掌巡察边防、督征税课、节制营伍,并审转奉天府属刑名,兼管驿站事务。官名。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由治中改设,属奉天府。员额一人,汉缺,掌巡察边防、督征税

  • 颜料库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之一,位于西安门内旧甲字库址。顺治十三年(1656)分后库置。负责藏贮各省解到茶、蜡、香料、颜料及铜、铁、木料等项物品,以备支用。初由户部理事官管理,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