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察廉

察廉

“察举廉吏”的省称,为察举清官廉吏的方式之一,汉及六朝皆有此制。《汉书·循吏传·黄霸》:“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汉代一种由考课转变而来的察举科目,又称廉选。在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之前,察廉是奉诏荐举廉吏而给予“劳赐”,是长官对于属吏的一种考课。察举孝廉制度实行之后,郡国察吏与举孝廉曾一度相互混同。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宣帝下诏规定六百石以上之吏不得再被举为廉吏,这是对察廉范围的一种限制。东汉时察廉已成为与举孝廉并行的一种察举官吏的岁举常科。其制如《后汉书·百官志一》注引《汉官目录》所说:“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八月乙未诏书,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禄岁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名一人;廷尉、大司农各二人;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察举后的任用,一般比茂材要低,而与孝廉相近。

猜你喜欢

  • 青鸟氏

    官名,掌立春立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注:“青鸟,鸧鴳也,以立春鸣,

  • 尉裨将

    官名。战国秦置,上将军副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

  • 赞引

    官名。隋朝太常寺置六十员。唐朝沿置,二十员,流外三品,掌祭祀赞相导引之事。流外官名。唐置,属太常寺。秩流外三品,协助奉礼郎掌朝会时的百官位列的导引。至宋改称赞引使。

  • 掖庭局食官

    官名。金置,掌皇后膳食,以尚食局官兼。

  • 明节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拟电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武猛将军等号。

  • 管理乐部大臣

    官名。清置,为乐部的长官,见“乐部”。

  • 行夜督郎

    官名。三国魏置,为公主属官。九品。官名,三国魏置,为公主属官,掌督巡夜吏卒,九品。

  • 银印

    清朝中央和地方常设机构所用最高一等之印信。由礼部铸印局铸造。宗人府、军机处、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内务府、通政使司、大理寺、太常寺、顺天府、各省布政使司,以及衍圣公、公、侯、伯、经略大臣、领侍

  • 司州

    掌统近畿诸郡的政区名。西汉置司隶校尉,察举京师官民及附近各郡一切犯法者,自东汉开始,渐变为京畿的督察官,统河东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弘农七郡。三国魏建都洛阳,以三河、弘农为司隶校尉所部,号

  • 府院

    宋代府审判机构之一。宋代重要的州多改称为府,改府的州,其州院亦改称府院,职掌则相同,惟州院的主官为录事参军,府院则为司录参军。府院所附设的监狱称为府院狱。参见“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