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尚方令
官名。西汉尚方已有中、左、右之分。东汉末设令,隶少府。三国魏沿置,六百石、七品。西晋亦置。东晋省并尚方令,主作御刀绶剑诸器物。南朝宋复置,以相府作部配台,谓之左尚方,置一员,掌造军器。齐沿置。梁隶少府卿,为左尚方署长官,一班。北齐为太府寺左尚方署长官,从八品上。隋朝沿置二员,正八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升正六品,改隶少府监。唐初沿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少府监为尚方监,左尚方则去方字,改为左尚令。
官名。西汉尚方已有中、左、右之分。东汉末设令,隶少府。三国魏沿置,六百石、七品。西晋亦置。东晋省并尚方令,主作御刀绶剑诸器物。南朝宋复置,以相府作部配台,谓之左尚方,置一员,掌造军器。齐沿置。梁隶少府卿,为左尚方署长官,一班。北齐为太府寺左尚方署长官,从八品上。隋朝沿置二员,正八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升正六品,改隶少府监。唐初沿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少府监为尚方监,左尚方则去方字,改为左尚令。
“南中郎将”的省称。即“南中郎将”的简称。详“南中郎将”条。
官名。明朝内阁大学士之一。嘉靖(1522—1566) 中改原谨身殿为建极殿,原谨身殿大学士亦随阁名而改。参见“内阁大学士”。官名。明朝置。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
① 南朝宋“州都”与郡“中正”合称。②官名省称。南宋初,忠义民兵每五千人为一都社,设都社正统领,简称都正。
官名,王莽置,为五谏官之一,掌谏。见《汉书·王莽传》。参看“司中”条。
官名。辽朝观察使州副长官。官名。唐置,为观察使的副职。参见“观察使”。
官署名。清末学部实业司所属二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调查各省实业情形及实业教育与地方行政之关系,并筹划实业教育补助费用等事。置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迁都后,于南京留置。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所属,司务厅,司务一人,照磨一人。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浙江、江西、河南、陕西、广东五清吏司各员外郎一人,广东司主事二人
见“三司推勘院”。官名。宋置, 见“三司推勘院”。
官名。清制于祠祭署之下设祭祠科,以经承为主官。参见“祠祭署奉祀”。
高等学校职名。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设总务主任一人,由教授或教员兼任,秉承院长或校长旨令,主持总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