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拾遗

左拾遗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始置,员二人,从八品上,属门下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 (691) 增至五人,后除授颇滥,有“拾遗平斗量”之讥。宋初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 (988) 改名左正言。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 复置,专任谏诤,不兼纠劾之职,隶中书门下省。光宗绍熙二年 (1191) 复改左正言。辽朝置,为南面官,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隶门下省左谏院。金朝正七品,隶谏院。明建文 (1399—1402)改官制,于通政使寺及六科之下置,成祖即位复洪武(1368—1398) 旧制,遂废。


官名。唐置,掌讽谏。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参看“拾遗”条。

猜你喜欢

  • 织染署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并司织、司染二署置,改隶少府监。唐初为织染方署,隶太府寺,太宗贞观元年(627)复隶少府监,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少府监为尚方监,织染方署则去方字,为织染署,掌织絍

  • 司赋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赋上士佐官,正二命。

  • 权将军

    官名。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政府置,一品。正、副二人,以田见秀为正,刘宗敏为副,提督五营军事。入北京后,并以刘宗敏节制文官。

  • 纪善所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置,初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改隶王府长史司。置纪善二人,正八品。掌讽导礼法,以教王为善。

  • 视学官

    官名。简称“视学”。清末巡视各地学务之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属学部者十二人,正五品,专任巡视京外学务。属地方者,每省六人,正六品,承提学使之命令,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每县设一人,兼充学

  • 典观吏

    官名。南朝宋明帝泰始六年(470)置,总明观属官。凡玄、儒、文、史四科每科置二人。南齐武帝永明三年 (485) 废。

  • 库人

    官名。春秋时郑国置。掌管兵械仓库。《左传·昭公十八年》: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礼记·曲礼下》郑玄注: “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官名。春秋时郑国设置,掌管库藏。《左传·昭公十八年》记郑国发生火灾

  • 通济库大使

    官名。清朝户部坐粮厅所属通济库之主官。顺治元年(1644)设,一人。掌收各省漕粮折价、芦粮折价等银,发放河工、造船、职官养廉、河兵船夫工食等银。

  • 虞曹令

    官名。北魏前期尚书省虞曹尚书属官。《魏书·安同传》: “(安平城)袭爵,官至虞曹令。为乙浑所杀。”参见“虞曹”。

  • 八剌哈赤

    蒙古语,意为“管城者”。又译“八刺合赤”。元朝城防人员及其官长均称此。怯薛中亦有此职,掌宫门守卫。大都城门尉,例由怯薛八刺哈赤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