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帝师

帝师

教佛最高神职。受皇帝供奉。始设于西夏。仁宗仁孝时期帝师名波罗显胜,师号贤觉,并有讲经律论、功德司正、偏袒都大提点职务,受俱足封号。曾与仁宗同署名详勘佛经。元朝于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1269)始设,由乌思藏佛教萨斯迦派的高级喇嘛充任。第一任为八思巴。其后各朝皆设,成为定制。多出身于萨斯迦款氏家族,为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帝后妃主都从受灌顶。其法旨与皇帝诏令并行于吐蕃地区及内地寺院。


1、皇帝的老师。汉置,掌讲授经书。汉成帝为太子时,丞相张禹为其讲授《论语》,成帝即位后,尊称张禹为帝师。《汉书·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2、宗教首领的封号。元朝帝王崇信喇嘛,封藏族地区的宗教首领为帝师,兼理宣政院事,管理全国的佛教及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见《元史·释老传》。

猜你喜欢

  • 微行

    帝王和高级官员隐匿身份外出。《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史记·秦始皇本纪》:“微行咸阳。”

  • 都勾押官

    吏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宣徽院、三司、群牧司皆设,补正名后,理三年之选,可出为三班奉职。

  • 春官尚书

    官名。即礼部尚书,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礼部尚书。参见“礼部尚书”。官名。见“春官”。

  • 鼓吹丞

    官名。两晋南北朝至唐为鼓吹署次官。隋朝正九品,唐朝从八品下,皆置二员。辽朝为南面朝官。参见“鼓吹署”。

  • 昭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 (525) 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的九班。

  • 上府

    府的等级之一。宋制上府在辅、望、紧三等之下,中府、中下府与下府之上。金明两代的府分上、中、下三等,明制上府为粮二十万石以上的府。参见“望”。

  • 省考核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省政府。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六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公布《党政工作考核办法》,规定“各级机关为实施考核,得于本机关内组织考核机构,以不增加人员、经费为原则。”各省政府

  • 空衔前锋校

    官名。清朝前锋营之职官。额定八员,左、右翼各四人。由统领于前锋校内选充。佐前锋参领掌分辖营众。

  • 监运诸物公使

    吏员名。金制,漕运司所属有公使八十一人,掌监运诸物。

  • 令大夫

    同“命大夫”。春秋时期由周天子或诸侯亲命的大夫,位在一般守邑大夫之上。《管子·轻重乙》:“使卿诸侯藏千钟,令大夫藏五百钟,列大夫藏百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