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御史台狱

御史台狱

监狱名。御史台为监察机构,本无监狱,西晋时一度设置黄沙狱,旋废。至唐初,御史台主要还是通过弹劾来监督官吏活动的,但有时也依照皇帝的诏令鞫讯犯罪的官吏,但并非常行之事,所以并不专设台狱。《唐会要》卷六十记贞观末年,李乾右为御史大夫,“以罪人于大理寺隔街来往,致有泄漏狱情”,于是在御史台中置东西两狱,以自禁系。其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崔隐甫为御史大夫时一度奏废,至宪宗时复置。宋御史台亦置监狱,哲宗时经大理寺卿路昌衡的奏请,对御史台狱与大理寺狱作了分工:御史台狱拘押诏狱案犯;大理寺狱拘押在京犯罪官吏,但案情重大者仍须移关御史台狱,终宋之世均依此制。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作为诏狱人犯,最后即死于御史台狱。

猜你喜欢

  • 延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延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三司勾凿司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掌勾销、校核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公事簿帐,以判开拆司官兼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其职事归比部。官署名。宋置,属三司。掌勾校三部公事簿帐。判司官由判开拆司官兼任。

  • 下五旗司钥章京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景运门直班大臣下所属官员。额定一人,以下五旗每旗司钥章京轮值。掌管紫禁城外值班钥匙。

  • 左正言

    参见“正言”。官名。宋太宗端拱初改门下省左拾遗为左正言。见“正言”。

  • 童子郎

    东汉专授未成年者之郎官。《后汉书·左雄传》: “及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三国志·司马朗传》:“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高体壮大,疑朗匿年。”郎官名,汉授未成年

  • 右中侍上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中侍上士”。

  • 海军部司法局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见“军法司”。

  • 閤门

    官署名。宋朝始置,有东上閤门、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宣赞舍人十人、祗候十二人,掌朝会宴幸、供奉赞相礼仪之事; 文武官员自宰相,宗室自亲王以下及外国使节与少数族首领朝见、谢辞,按品秩引导叙班,赞

  • 刑部司务厅

    清代刑部内部机构。掌收受外省衙门文书,编号登记后分发各司办理;解到人犯,移付承审之司;掌巡察出入,并管理本部吏役。设满、汉司务各一人,经承二人。

  • 内台

    ① 尚书台(省)别称。因其官署在宫禁之内,故名。《南齐书·王思远传》: “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②秘书寺别称。《晋书·华峤传》: “转秘书监,加散骑常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