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之一,简称忠翊卫。仁宗延祐七年(1320)六月,由中都威卫使司改置。统红城、马邑、大同等地屯田侍卫军人。秩正三品。置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佥事各二员。下设行军千户所十翼,弩军千户所一翼,屯田千户所二翼。


官署名。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始立屯田府,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增军数,置为大同等处指挥使司。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属徽政院。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改为中都威卫使司,仍隶徽政院,不久改属枢密院,至治元年,改为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后定置都指挥使三人,秩正三品;副都指挥使二人,秩从三品;佥事二人,正四品;经历二人,从七品;知事二人,照磨一人,俱从八品;令史七人,译史、通事、知事、知印各一人;镇抚二人,所辖有行军千户所十翼,弩军千户所一翼,屯田左右手千户所二翼。

猜你喜欢

  • 函使

    官名。北魏置于各镇,往来京都传递信息,往返乘驿马。高欢尝自队主转此。见《北齐书·神武纪上》。北魏镇府僚属。掌送信函。《北齐书·神武帝纪》记北魏时“神武自队主转为函使。……为函使六年,每至洛阳,给令史麻

  • 中都都商税务司使

    官名,金朝置。正八品,掌从实办课以佐国用。其佐官有副使一员,正九品。都监一员,从九品,掌签署文簿、巡察匿税。见《金史·百官三》。

  • 谥法

    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予谥号的规则,始于周朝,相传有周公谥法、春秋谥法等。秦朝废,汉朝复用,历代因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 “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

  • 大秋台

    刑部尚书之别称。

  • 督义司马

    官名。东汉末益州牧刘焉置。《三国志·张鲁传》: “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官名,东汉末年刘焉置,位低于将军,掌领兵征战。《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益州牧刘焉以(

  • 塘报

    见“邸抄”。

  • 戊字库

    官署名。明朝置,隶工部,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嘉靖(1522—1566)中革副使。掌收贮弓箭、弦条、盔甲等物。官库名。明置,掌贮河南等处解到盔甲、弓箭、刀等物,以备奏准支给。以掌库一人

  • 太医署丞

    官名。即太医丞。即“太医丞”,详见该条。

  • 洛阳县狱

    监狱名。唐置,见“河南府狱。”

  • 阎洪达

    官名。突厥官,西突厥处罗可汗置,与俟发评议国事; 阿史那氏别部置,二十八等官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