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总统府政事堂

总统府政事堂

北洋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袁世凯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一日公布其御用的“新约法”。因为“新约法”规定以大总统直接兼任行政首长,原来居于内阁地位的国务院当然不容许再存在,遂于五月三日取消国务院,在总统府设政事堂以代替国务院。政事堂是最高的行政中枢,设国务卿一人为主官;并设左丞和右丞佐助国务卿工作;其下置参议八人,审议法令。政事堂直辖的机构有机要、法制、铨叙、印铸、主计五局和司务所。其中法制、铨叙、印铸三局原属国务院(政事堂仍改为国务院时仍隶国务院),机要、主计二局和司务所是新设的。政事堂的地位,属于大总统办公厅的性质,国务卿虽是总理国务的政事堂的主官,但他的地位只是“赞襄”大总统,只有幕僚的身份,没有国务员的性质。通过政事堂机要局和主计局,袁世凯实际掌握着最重要的政权和财权,使各部降居事务机关的地位,在政事堂内部,左右丞和国务卿的地位相差无几,对国务卿起着牵制的作用,便于他的操纵。这样,袁世觊利用政事堂可以把一切实权集中在自己手中,改国务院为政事堂是其通向帝制的一个重要步骤。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二月,袁世凯承认“帝位”,称帝以后,云南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在四面楚歌的形势下,不得已于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发表申令,撤销承认帝位案。三月二十五日,参政院通过袁的撤销承认帝位案。袁世凯仍以总统自居,五月八日改政事堂为国务院,声称是恢复旧制。

猜你喜欢

  • 给事局

    官署名。金朝置。属卫尉司。从事内廷服务。设使、副使领局事,秩正七品、正八品。有内谒者兼司宝二员,奉阁十一人,閤直二十人。官署名。金置,属卫尉司。与掖庭局分掌皇后宫中事务。有使与副使为正副主官,使,正七

  • 京察房

    清代稽勋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京察大计,各官俸次功过及造册引见诸事。

  • 国史院检阅官

    官名。金国史院置,从九品,掌修国史,地位在编修官之下。

  • 太后两宫门卫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员额二人,正六品。掌太后宫门警卫。

  • 奏荐赏功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尚书右选置,掌武臣奏荐、酬赏军功。

  • 酢匠

    杂任职名。酢为醋的本字。贾思勰《齐民要术》八《作酢法》注:“酢,今醋也。”唐于光禄寺掌醢署置酢匠十二人,掌造醋。

  • 淮西行院

    即“淮西等路行枢密院”。

  • 两京郊社丞

    官名。唐朝京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东都 (洛阳) 郊社署次官,隶太常寺,各置一员,从八品上。

  • 太子右清道率府率

    官名。即太子右清道率。

  • 贾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商贾贸易之官。《仪礼·聘礼》:“贾人西面坐,启椟,取圭垂缫,不起而授宰。”郑玄注:“贾人在官知物贾 (价)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