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汉置,于祭祀五帝时掌读祝文及迎送神,有丞。东汉不设。
官名。唐朝宗正寺置,一人,掌官修氏族谱牒和皇室宗谱,亦称修图谱官。官名。唐宗正寺所属有知图谱官与修玉牒官,前者掌纂修王族的族谱、图谱,员额一人;后者掌纂修王族的玉牒,员额一人。关于所纂牒、谱、图、籍的
参见“外兵郎”。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东掌客上士佐官,正二命。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裁教育局后置,以科长为主官。掌理公私立学校的设置监督、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师资检定训练、私塾改良及管理文化团体。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监军六十人,官阶为职同旅帅,掌护卫监军。
县职员名。北洋政府设于县知事和承审员之下,佐理文书、记录等事务。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各公主府家令司而置。设司正一人,司副一人,以宦官充任。
官名。见“左右羽林率上士”。
官名。明制,布政使之下有左、右参议,秩从四品,与左、右参政共同分司诸道,掌督粮、督册、分守。清初沿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裁撤。参见“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