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信郎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三班借职置,为从九品武阶官,属小使臣。
武阶官名。宋政和中改三班借职为承信郎,秩从九品。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三班借职置,为从九品武阶官,属小使臣。
武阶官名。宋政和中改三班借职为承信郎,秩从九品。
官名。北周置。统兵。周武帝宣政元年(578),郭衍为右中军熊渠中大夫。正五命。官名。《韩诗外传》记楚人熊渠子夜行见卧石,以为是伏虎,弯弓射之,箭入,下马视之,始知为石。后遂以熊渠为武士之名。晋左卫有熊
官署名。即行台尚书省。官署名。隋置,见“行台”。
七曹即七兵,又称七曹郎。参看“七兵”。
官名,汉置。从官史为从官从史的合称。从官指帝王的侍从官;从史为官府的从吏,不掌曹事,只跟随府主长官备顾问应对,或差遣。《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曹)节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共矫诏以
即“督捕清吏司郎中”。
官署名。元朝隶中书省。世祖至元元年(1262)十一月,罢左三部,置吏礼部。设尚书三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三年,复为左三部。五年,又置吏礼部,设尚书二员,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七年,吏
官署名。宋朝置,隶太府寺,掌收购药材,以供修合汤药出售。
官名。清朝侍卫处之职官,顺治元年(1644)设,由宗室侍卫中遴选。初无定员,乾隆三十六年(1771)定员九人。掌理宗室侍卫事务。
官名。战国秦置。工师属官,主管工匠的小吏,见《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汉朝亦有此称。南诏国凡六曹各置有曹长,位在大军将下。又,唐朝尚书丞郎、郎中也相呼为曹长。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六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