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

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

护国军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联合组织的军政机关。为反对袁世凯称帝,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出兵讨伐。次年初,贵州和广西相继宣布独立,四月六日,广东也被迫宣布独立。各省护国军共同组织的最高机关是护国军政府,其具体的机关则是军务院,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五月八日成立,设于广东肇庆。依照护国军政府第四号《宣言》所载《军务院组织条例》的规定,军务院是特殊时期的全国最高军政、民政机关,遥奉合法大总统,代行国务院和陆海军大元帅的职权,统一筹办全国军机,指挥军事,并筹办善后一切政务。设抚军若干人,用合议制裁决庶政。其人选由独立各省都督、都司令、参谋,独立各省指挥两师以上的总司令充任。设抚军长、抚军副长各一人,由抚军互选。军务院设置政务委员会,由抚军互选政务委员长一人,委员无固定员额,分掌外交、财政、法制等各项政务。军务院设置各省代表会,由独立各省都督各派代表二人组成,以备政务上的咨询。军务院设秘书若干人掌办机要,其后并增设秘书长。军务院对内、对外有特别事故时,由抚军会议的同意,得任命专使处理。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军务院遂于七月十四日撤销。

猜你喜欢

  • 医员

    伎术官。清置,属太医院。员额二十人,初由各省选派,经太医院考选补用,后改为由医生升任。掌医疗之士。

  • 东殿六部尚书

    官名。太平天国置东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属东王府。每部十二人,以数字编衔,自吏部一尚书至工部十二尚书,共七十二人,其官阶职同检点。参见“六部尚书”。

  • 某宫汉人行宫都部署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僧会司

    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县,掌钤束一县之僧人。长官为僧会。清沿明制未改。唐、明、清在县设立的掌管僧众佛事的机关。《清史稿·职官三》:“府僧纲司都纲、副都纲,州僧正司

  • 部掾

    凡指郡府所属诸曹掾。《汉书·朱博传》:“部掾以下亦可用。”注:“师古曰:部掾,所部(属部)之掾也。”

  • 熊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辖熊军。辽多以凶禽猛兽名军,熊军即其一。设详稳等职。

  • 玉堂署

    官署名。汉朝侍中有玉堂之署,也是待诏之处,在未央宫玉堂殿。玉堂署属少府,其长官称长,掌玉堂署诸事。《后汉书·百官志》:“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各一人。丙署长七人。皆四百石。本注曰:宦者。各主中宫

  • 黄门郎

    官名。①秦、汉时“黄门侍郎”或“给事黄门侍郎”省称。②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置,内侍寄禄官之一,从六品,作内侍局御直、内直有年劳者升进之用。官名。秦和西汉郎官给事于黄闼(宫门)之内者,称黄门郎或黄

  • 拔萃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长才类科目。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诏举,崔翘等二人及第。

  • 国子监助教

    学官名。①国子学教官,即“国子助教”。②明、清国子监置,分掌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之教学,讲授儒家经典。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学为监,置十六员,从八品,二十四年定置十五员,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