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清官

清官

官职制度。魏晋南北朝指适于士族高门担任的官职。除尚书、中书等地位显要的官职外,一些品阶较高,政事不繁,不一定有实权的官职,如秘书省属官、东宫官属等,亦为清官。在清官中仍有程度的不同,如“侍中”较“散骑常侍”清要,一般文职较武职为清。而且清的程度与官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如“步兵校尉”品在“散骑侍郎”之上,而不及侍郎清显。北魏时有“第一清”、“第二清”、“第三清”之分。唐朝规定,内外三品以上官及三省六部、太常寺、秘书省、国子监、詹事府的次官、太子左右庶子、左右率(皆为四品)等,称“清望官”,上述官署及左右卫、左右千牛卫的其它四品至八品官皆为清官。如尚书省诸司郎中、员外郎,秘书省的秘书丞、著作郎、秘书郎、著作佐郎等。此类官多由文人充任,伎术官及流外入流者一般不得与选。

猜你喜欢

  • 赞引

    官名。隋朝太常寺置六十员。唐朝沿置,二十员,流外三品,掌祭祀赞相导引之事。流外官名。唐置,属太常寺。秩流外三品,协助奉礼郎掌朝会时的百官位列的导引。至宋改称赞引使。

  • 西北路兵马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西北路兵马。

  • 尚乘局司库

    官名。唐置,见“尚乘局司廪”。

  • 家老

    春秋时期大夫家之宰臣。《国语·晋语八》:(叔向)见宣子曰: “(訾祐)吾子之家老也。”杜预注:(家老),家臣、室老。”参见“家臣”。

  • 水衡监

    官署名。即都水监,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都水监。官署名。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都水监为水衡监,都水使者改为水衡都尉。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

  • 崇虚局

    官署名。北魏有“崇虚都尉”。北齐置崇虚局,设丞。掌五岳四渎诸神之祭祀,管理京师、诸州道士名籍。隶太常寺太庙署。

  • 大司农史

    官名,汉置,属大司农,为科曹的副长官。《汉书·肖望之传》:“朋与大司农史李宫俱待诏,堪独白宫为黄门郎。”官名。为西汉大司农的低级属官。《汉书·萧望之传》有大司农史李宫。

  • 中军鼓角使

    使职名。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朱泚据长安谋反,朝廷特置,以右龙武军使令狐建为之。

  • 西市署

    官署名。北齐置,属司州,设令、丞。

  • 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官名。为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处的长官。见“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