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司士上士佐官,正二命。
辅翼、训谕、侍从皇太子及担任太子宫内名项职务的官员的统称。
见“都大提举茶马司”。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北枢密院官员,低于知北院枢密使事,高于副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七月十九日公布的《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佐理专员公署章程》的规定,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与恰克图三地各设佐理专员一人,职权与库伦办事大员相同,“总监视
州宗教官。隋于诸州各置萨甫一人,其职掌是管理本州的袄教事务。
官名,汉置,也简称“计史”,掌从主计吏到京城汇报。详“上计吏”条。
宋朝宫观官名。仁宗庆历八年(1048)置,以武臣观察使充任。
官名。战国置。掌弋射之官。《史记·秦始皇本纪》: “卫尉竭、内史肆、佐弋谒、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裴骃集解: 《汉书·百官公卿表》曰:“秦时少府有佐弋,汉武帝改为佽飞,掌弋射者。”官名,也写作“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507) 四月置,掌管宿卫事务,领朱衣直阁,并给仪从。多由侍中、散骑常侍等文职清官所兼领,天监七年定为十一班,陈沿置,四品、秩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