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电报处

电报处

官署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之机构。光绪十年(1884)设。掌翻译电报。光绪二十七年,并入外务部。

猜你喜欢

  • 四军

    前、后、左、右军将军的合称。十六国前秦时亦以称中军、镇军、抚军、冠军将军。(1)春秋时军制。楚国原有上中下三军,后加置新军,合称四军,每军有二卿。见《左传·襄公八年》。又晋国一度也设置四军,参见“六军

  • 行头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吴国军制百人为行,行的长官称行头。《国语·吴语》: “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

  • 子使

    官名。北魏为大使所统小使。《北齐书·祖鸿勋传》: (北魏孝庄帝)“永安(528—530)初,元罗为东道大使,署封隆之、邢邵、李浑、李象、鸿勋等并为子使。”北齐曾置为官,《隋书·食货志》: 北齐武成帝河

  • 帘箔场

    官署名。宋朝置,掌抽算竹木、蒲苇,制造帘箔,以供内外之用。设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充任。上隶将作监。宋将作监所属机构。掌抽算竹木、蒲苇、造制帘箔,以供需用。设监官二人,以京朝官充任。

  • 知银台司

    见“通进银台司”。

  • 司空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无此职。

  • 大理寺正

    官名。见“大理正”。官名。汉以来有廷尉正,北齐始称大理寺正,员额一人。历代沿置。唐制大理寺正二人,从五品下,地位在丞之上,掌参议刑辟。详正科条之事,凡六丞断罪不当,则以法正之。明制大理寺分左右二寺,寺

  • 辽西路钱帛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钱币铸造等事。

  • 疆里司郎中

    官名。清末民政部疆里司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二人,正五品,掌司事。

  • 宝谟

    宋朝宝谟阁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