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盛京将军

盛京将军

官名。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清朝盛京驻防八旗之最高长官。顺治元年 (1644)设留守大臣一人,驻盛京。三年 (1646) 改称昂邦章京,康熙元年 (1662) 改称镇守辽东等处将军,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乾隆元年 (1736) 改今名。统辖驻防旗营之军政事务,综制文武、镇守封疆。将军衙门设主事一人,笔帖式十一人,分办所属事务。所辖有副都统四人,副都统衔总管一人,城守卫八人以及协领、防守卫、佐领、防御、骁骑校等武职,分辖驻防旗营各项事务。光绪二年 (1876) 兼管盛京兵、刑二部及奉天府府尹事务,以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行总督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设东三省总督,遂裁。


将军名,又称盛京驻防将军,清置。镇守盛京(今沈阳市)。初以内大臣一人为留守;顺治三年,改昂邦章京。康熙元年徙辽东,号辽东将军。乾隆十二年,移驻盛京。光绪三十三年省,归东三省总督兼摄。其官有副都统(旧为梅勒章京)、城守尉、协领、防守尉等。见《清史稿·职官四·各省驻防将军》。

猜你喜欢

  • 郡军府录事

    官名。梁置,《陈书·华皎传》记其为晋陵暨阳人,在梁代为尚书比部令史。“(陈)文帝为吴兴太守,以皎为都录事,军府谷帛多以委之。”录事前加“都”字,是表示其职特重,倍加信任之意。

  • 贤良文学

    汉朝察举科目之一,也省称“贤良”。此科始于汉文帝,武帝时举贤良注重文学,故称贤良文学。被举者任命官职。《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察举科目之一。实行于汉代。始于

  • 安朔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拟骁雄将军等号。

  • 巡白

    官场用语。宋朝百官赴政事堂,枢密院议事,称为巡白。

  • 朵思麻宣慰司

    即“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 提举京城所

    官署名。金南京置,掌本京城壁及缮修等事,不常置。其官为提单、同提举。见《金吏·百官三》。

  • 都大提举汴河堤岸司

    见“汴河堤岸司”。

  • 县户房

    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设经承,掌理财务、田亩、粮租、契税、杂税及盐务等事。

  • 修华

    内官名。皇帝嫔妃。西晋武帝定内官,置为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省,明帝泰始元年(456)复置,三年列位九嫔。南齐、梁沿置,陈亦置为九嫔之一。隋炀帝置为九嫔第六,正二品。女官名

  • 伴书

    官名。明朝王府三伴之一。建文(1399—1402)中置,一人,从九品。与伴读、伴讲合为王府三伴。诸王待如宾师。成祖即位,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