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直长

直长

官名。北魏始置,为皇帝近侍亲信。间有左、右之分,多以他官兼领。北齐时门下省领左、右局,置左、右四人,从五品。隋唐五代亦置。一为殿中省所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所置,无定员,秩正七品上,为本局次官。一为左、右监门卫置,位监门校尉下,为宿卫武官,六百八十人,太子左、右监门率府亦置七十八人,均从七品下。宋朝于太史局置。金太常寺各署置,章宗明昌三年(1192)后多罢,仅存诸陵署者。又于殿前都点检司下各监、局、署、鹰坊,宣徽院各局,太医院,各库、署,太府监,少府监,军器监各署司,惠民司,法物库,修内司,祗应司,甄官署,上林署等处置,为各官署属官,多为正八品。明洪武三年(1370)置为秘书监属官,掌内府书籍。十三年与秘书监俱革。


官名。隋门下省所属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六局,皆设直长,为该局的副长官。后来的殿内省所属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也设直长,正七品,位在局长官奉御之下,为副长官。见《隋书·百官下·门下省、殿内省》、《通典·职官八·殿中监》。唐承隋制,殿中省六尚局也都设直长,正七品上,为该局副长官。见《新唐书·百官二·殿中省》。宋太史局的春官、夏官、中官、秋官、冬官,也都设直长,位在正、丞下。见《宋史·职官四·太史局》。

猜你喜欢

  • 钟官

    官名,掌铸钱,其长官为令、丞,属水衡都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辨铜九官令丞。”注:“如淳曰:钟

  • 祠祭署

    官署名。① 明清太常寺所属办事机构。掌各坛庙祭祀事宜。明朝天坛、地坛、先农坛、朝日坛、夕月坛、帝王庙等各署均置奉祀一人,祀丞二人。清朝由太常寺汉寺丞总理,下设协律郎五人,赞礼十四人,司乐二十三人。各坛

  • 僭称

    同僭号。参见“僭号”。

  • 内飞龙使

    官名。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0)置仗内六闲,以殿中丞检校仗内闲厩,以宦官为内飞龙使,简称飞龙使,掌仗内六厩之御马。五代后梁沿置。

  • 典事史

    官名。北魏置。《魏书·崔光传》: “有典事史元显献四足四翼鸡。”《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认为即南朝的典事,相当于后来尚书六部的主事。参见“典事”。

  • 竹木务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隶三司胄案,掌收纳诸路水运竹木、竹索,抽算诸河商贩竹木,以供营造之用。设勾当官一人,以京朝官或閤门祗候充任。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并归将作监。宋将作监所属机构。掌

  • 典厩署令

    官名。即典厩令。官名。隋炀帝时改龙厩为典厩署,掌左、右驳皁二厩;属太仆寺。唐朝太仆寺所属四署之一为典厩署,设令二人,从七品;丞四人,从八品。掌管饲养马牛杂畜。参看《隋书·百官下·太仆》、《新唐书·百官

  • 媒官

    官名,主民嫁娶,即周官媒氏之类。《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媒。”注:“高辛氏之出,玄鸟遗卵,娀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禖神之也。”《三国志

  • 太子右监门率

    官名。隋朝始置,员一人,从四品上,掌东宫诸门禁; 长史以下属官,同太子右内率,又有直长。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宫门将,降为正五品,监门直长改为直事。唐高祖武德五年 (622)复为太子右监门率府长官

  • 左遂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可省称为“左遂伯”。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881) 罢。职掌参见“遂伯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