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知北、南枢密使事

知北、南枢密使事

官名。辽朝置。多以太子或亲王为之,总知北、南二枢密院政事。

猜你喜欢

  • 屯田万户府

    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六年置,分左右翼二府,秩从三品。分掌斡端、别十八里回还汉军,及大名、卫辉新附之军。见《元史·百官二·左右翼屯田万户府》。

  • 主客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 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无此职。

  • 大夫

    ①官名。(1) 有固定职司的官署长官。殷、周官制,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指低于卿高于士的官僚阶层,有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县大夫、都邑大夫、公族大夫等。秦、汉以来,或置御史大夫。北

  • 宪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刑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又改刑部郎为宪部郎,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刑

  • 道会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始设于各县,掌钤束一县之道人,颁发度牒。长官为道会。清沿明制未改。官署名。清朝设在县里掌管道教徒事务的官署,其官有道会一人。参看《清文献通考·职

  • 司列大夫

    官名。即吏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吏部郎中。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吏部郎中为司列大夫。成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吏部尚书》,参看“吏部郎中”条。

  • 命书

    ① 周朝天子册命臣下的文书。《颂鼎铭》:“尹氏受王命书,王乎(呼)史虢生册命颂。”② 战国秦国国君发布的政令文书。《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

  • 司役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役上士佐官,正二命。

  • 谟箇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宋史·夏国传下》记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有“谟箇咩迷乞迂”。谟箇为咩迷乞迂的官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元丰七年十一月”条下译作“摩格”。

  • 秘阁郎中

    官名。即秘书阁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