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秘书郎中

秘书郎中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置,秘书署属官,亦称“秘书郎”。两晋因之,南朝宋以后多称秘书郎,或亦称此名。《梁书·王份传》: “(王佥)策高第,除长兼秘书郎中。”北魏初称秘书郎,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复次职令时改此名,北齐因之。详见“秘书郎”。


官名,也称秘书郎,以“”担任,则称秘书郎,以“郎中”担任,则称秘书郎中。东汉始置,掌校对经籍图书。《后汉书·马融传》:“(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注:“《谢承书》及《续汉书》并云为校书郎,又拜郎中也。”三国魏文帝置中书,典机要,置秘书郎中四人,专掌艺文图籍。三国蜀也置,职掌与魏同。晋沿置,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由四人分管。南北朝皆沿置。见《宋书·百官下·秘书监》、《南齐书·百官志·秘书监》、《魏书·官氏志》。隋朝称秘书郎,仍置四员,掌四部图书。见《隋书·百官上、下》。唐代秘书省置秘书郎三人,“掌四部图籍……凡课写功程皆判之。”见《新唐书·百官二·秘书省》。宋朝秘书省有“秘书郎二人,掌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各分其类。”见《宋史·职官四·秘书省》。参看《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猜你喜欢

  • 流民督护

    官名。东晋末交州置,以统流民,并可统兵出征。杜慧度父子先后由此迁太守。见《宋书·良吏传》。

  • 雕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雕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团练州

    以团练使为长官之州。宋朝为六等州之第五等,位防御州下,团练使不赴任者,以他官判、知,其属有团练推官等,又有团练副使专授左降官。辽朝团练州设团练使、团练副使、团练判官、州学博士、助教等官。州的等级之一。

  • 礼教局

    官署名。为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内部分设的六局之一,下设三科:第一科所掌为: 一、典守祭祀; 二、编订历书; 三、关于国家礼制之制定;四、关于民间礼制之制定;五、关于各种礼制旧习惯之改良。第二科所掌为:一

  • 大理院刑科第二庭

    审判机构名。清末置,由大理院刑科主管。掌审判宗室及官犯案件。

  • 国用参计所

    见“国用司”。官署名。即“国用司”,见该条。

  • 尚食局直长

    官名。即尚食直长。官名。隋唐为尚食局的佐官,金为尚食局的属官。见“尚食局”。

  • 户部右曹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掌常平免役之政令,以及坊场、河渡、水利、伍保、没官田产、义仓赈济之事。南宋分六案: 常平案掌常平、农田水利及义仓赈济,户绝田产,居养鳏寡孤独之事; 免役

  • 宫厩

    官署名。春秋战国楚、秦等国置。负责王宫所属马匹牛畜的机构。《左传·襄公十五年》:“养由基为宫厩尹。“《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 “其大厩、中厩、宫厩马牛殴(也),以其筋、革、角及其价钱效,其人诣其官

  • 当途

    亦作当“当塗”,指居要职执掌大权。《韩非子·孤愤》:“当塗之人擅要事,则外内为之用矣。”后世多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