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笔帖式

笔帖式

满语官名。意为办理文书、文件之人。后金天聪五年(1631)设六部时由“巴克什”改称。为清朝中央各部院衙门、内务府、地方督抚衙门以及八旗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衙门内掌管翻译、缮写满汉文书之低极官员,通过“考除”“考选”、“调补”从八旗满蒙、汉军人员内任用。此外,尚有缮本笔帖式、掌稿笔帖式、额外笔帖式等名目。


官名。掌管翻译章奏文籍等事。此名蒙语为“必阇亦”,满语为“巴克什”。清朝入关后汉语译为“笔帖式”。起初是文职官员的赐名,到康熙年间,各部、院衙门都设笔帖式,有翻译、缮本、贴写等名目,掌管满汉章奏文籍等事,其品级有七品、八品和九品。笔贴式是音译,其义译是“文书官”。见《清史稿·职官一·宗人府》及各部。

猜你喜欢

  • 疆臣

    见“封疆大吏”。

  • 禁圃令

    官名。西汉属水衡都尉,有丞、两尉。东汉省。官名,汉置,属水衡都尉,掌管禁圃。禁圃,是皇帝的花园。《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

  • 亲汉王

    三国时鲜卑首领归附者的封号。《三国志·魏书·鲜卑传》:“(太祖表厥机等为王),厥机死,又立其子少末汗为亲汉王。”

  • 司令

    官名。隋朝始置。高祖开皇二年(582) 置为宫廷内官尚宫属官,员三人,视勋品,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金沿置,为典卫司、宫苑司、惠民司诸司长官,各一人,正七品至从六品。元朝置于御香局、掌薪司、供膳司、上

  • 右侍御史

    官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正四品,同年即罢。详见“左侍御史”。

  • 左尚署丞

    官名。即左尚丞。

  • 典牧监

    元朝官署名。秩正三品,掌东宫马畜,隶詹事院、储政院。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 置,后罢。文宗天历二年 (1329) 复立。置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官署名。元文宗天历二年置,掌畜类繁殖。其官有卿

  • 王府典簿

    官名。明置,为王府长史的属官,员额一人,秩正九品。

  • 高等法院分院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各省区设高等法院,省区辽阔者得增设分院,将本院的行政事项酌予划分。分院所管辖的事务,可准用关于高等法院的规定。其组织则较高等法院为简单,只设一名推事时,则不设分院院长,即由推事独任

  • 僧会司僧会

    官名。明、清各县僧会司主官。详“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