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遂伯中大夫”。
官署名。渤海国置,有大令、少令。
满语。又作“大”。意为“头目”、“首领”。常用作官名。
宋朝殿中省尚辇局属佐。详见“尚辇局”。
周朝天子赐予卿大夫自置官吏以治家邑。《周礼·春官·大宗伯》: “六命赐官。”郑玄注: “赐官者使得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诸侯。”
即“小稍伯下大夫”。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属门下省通进司,职掌不详。似仿宋制。圣宗统和二十八年 (1010),萧韩家奴为右通进,典南京栗园。
本指同官僚属,泛指官吏。《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
官名。元朝置。掌蒙古诸王朝觐傧介之事,与蒙古翰林院官一同译写润色诏令文字,贵近似宰相而无授受宣命,秩同二品,例以国戚勋贵子弟担任。官名。元武宗或仁宗时始置,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
官名。明永乐元年 (1403)置。见“户曹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