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翻译科

翻译科

清代特定的科目。仿金代女直(女真)进士科而设,专限八旗子弟应试。清初,满文与汉文相辅而行,故汉人之得庶吉士者,往往令其学习满文。其后满人多已汉化,满文用处不多,而满人能通满洲语文者亦日见其少,因此设置此科以为八旗士子进身之阶。分为满洲翻译与蒙古翻译两种。凡以满文译汉文,并以满文作论者为满洲翻译;以蒙古文译满文者为蒙古翻译。亦分童试、乡试、会试,与文武科相同。顺治时只考取翻译生员,雍正间又考取举人,乾隆时始定会试中式后复试及格者赐进士出身,满洲翻译以六部主事任用,蒙古翻译则分发至理藩院任用,道光末年又规定复试优等者可充任翰林院庶吉士,但员额仅一、二名,无殿试分甲之例。凡由翻译科取得生员、举人、进士者,均加“翻译”二字,以区别于一般的进士科。

猜你喜欢

  • 苏拉章京

    满语官名。汉译为“散骑郎”。清朝王公府属武职官员。

  • 左右士师

    左士师和右士师合称。参见“左士师”、“右士师”。

  • 大详稳司将军

    官名。辽朝大详稳司属官。武官名。见“大详稳司”。

  • 品级

    官吏的等级。周朝的命数,汉朝的禄秩,都是用来表示官级高下的。魏立九品官人之法,又分官等为九品,这是品级的开始,此后历代相沿。明清沿袭并加以简化,分为九品十八级,最高为一品,最低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级

  • 演览

    官名。南诏官,大府副将。

  • 九经科

    五代、北宋贡举科目名。九经即《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考其帖书、墨义。宋神宗时罢。科举常科科目之一。五代后唐始置,宋沿置,为明经科中

  • 发解

    唐宋时解试取中后的士子,由主考部门解送至尚书省应礼部试,称为发解。

  • 太庙博士

    官名。北魏置,管理帝王祖庙。见《魏书·礼志一》。

  • 南左卫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唐朝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 典东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十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