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虎贲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

官名。主宿卫。《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平帝元始元年(后1)更名期门为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然据《王莽传》,似为元始三年以后事。东汉因之。主虎贲禁兵。光武帝、明帝时常以侍中兼领之,其后多以贵戚充任,或领兵出征。明帝时曾命马廖赴西域击东师。下属有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秩比六百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陛长主虎贲值宿,朝会在殿中。三国魏、蜀、吴沿之,属光禄勋,统率宿卫兵。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 罢,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 (420) 复置,属领军。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西晋时领有营兵,东晋后无营兵。铜印墨绶,武冠绛朝服,与羽林监、冗从仆射合称“三将”。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唐人所修史书中,因避讳改称“武贲中郎将”。魏、晋、宋为第五品。梁为五班。陈七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499) 定为第六品。北齐亦为第六品。


官名,汉置,为光禄勋属官,俸比二千石,掌虎贲宿卫,战时领兵征伐。属官有左右仆射各一人,左右陛长各一人,皆俸比六百石。仆射掌虎贲郎习射;陛长掌虎贲郎值班,朝会时在殿中。虎贲中郎,俸比六百石;虎贲侍郎,俸比四百石;虎贲郎中,俸比三百石;节从虎贲,俸比二百石。皆无固定人数,掌宿卫侍从(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遣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讨之。”其后,三国魏、蜀、吴及魏晋南北朝皆置。

猜你喜欢

  • 停年格

    官吏任用制度。北魏孝明帝神龟 (518—520)中,由吏部尚书崔亮奏立此格。因当时武官可依资入选,侯选人多而官职少,吏部任用官吏时,以官员停解年月为断,不问贤愚,时间在前者先用,即称停年格。施用后反对

  • 东宫直阁

    官名。南朝齐、梁置,隶太子左、右卫率,为东宫侍从武官。北齐亦置。

  • 军吏

    军队中各级长官的统称。包括军中文职人员。《周礼·夏官·大司马》:“军吏载旗。”郑玄注:“军吏,诸军帅也。”贾公彦疏:“谓从军将至下伍长皆是军吏也。”《汉书·韩信传》: “信谓军吏曰: ‘赵已先据便地壁

  • 官名。周朝置。主卜筮计时日之官。《大戴礼记·千乘》:“日、历、巫、祝,执伎以守官,俟命而作,祈王年、祷民命及畜谷、蜚征,庶虞草。”

  • 夫头

    ① 清朝矿厂等处丁户之头目。掌管采矿冶铸之丁役,向有司领票,开山采炼,定期依成交纳税金。②清朝从事营缮、修浚等工程夫役之头目。专司带工造做,钤辖所属,查勘勤惰,稽报不安分之人。

  • 度支曹郎中

    官名。北齐度支尚书所属有度支曹,“掌会计,凡军国损益、事役粮廪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 将作监

    ①官名。北魏将作大匠属官。《魏书·屈垣传》:“迁将作监,统京师诸署。”②官署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由将作寺改名,设将作大监(大匠、大令) 、将作少监(副监、少匠、少令)为长贰,丞为佐贰官,领

  • 马军大将军

    官名。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废天威军,以其隶左、右神策军,置马、步军将军及指挥使,以马军大将军知军事。

  • 中顺大夫

    官名。金朝置,为文散官,以授正五品下文官。元沿置,改正四品文官,宣授。明朝亦置,为正四品文官,初授。官名。金代文散官正五品下称中顺大夫,元代升为正四品,明代为正四品初授之阶。见《金史·百官一·文官九品

  • 市丞

    官名。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大都督府置一员,为市令之副职,掌判市事。官名,汉置,为市长、市令的副二长官,佐令、长行施职事。参看“市长”、“市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