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部直辖机构。见“筹备立法院事务局”。
见“曹官”。任知府。参见“吏”。官类名。宋置,见“曹官”。
满语官名。汉译为“大学士”。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东部地区诸冶,领滏口、武安、白间三局丞。隶太府寺。隋并入掌冶署。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诸鹰扬府府兵。又置护军四员,掌副贰将军,寻改武 (虎) 贲郎将,又置武 (虎) 牙郎将六员,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兵、骑、铠等
官署名。渤海国置,比御史台,有大中正一员,比御史大夫。
官名。《晋令》规定:诸津渡二十四所,各置监津吏一人。北周置掌津中士一人,正二命;掌津下士,正一命。掌津渡川渎之制,并掌建造桥梁。隶属于冬官府司水中大夫。
见“提督”①。
官名。参见“吏科左给事中”。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为三部勾院所属机构之一,上隶三司。参见“三部勾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