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行枢密院
官署名。元代地方统军机构。世祖至元十年(1273)四月,由东川统军司改置,设司于重庆附近,掌东川诸军,置行院事、佥院、同佥等官。十三年四月,并入西川行枢密院。
官署名。元代地方统军机构。世祖至元十年(1273)四月,由东川统军司改置,设司于重庆附近,掌东川诸军,置行院事、佥院、同佥等官。十三年四月,并入西川行枢密院。
茶一作荼。西汉置。治今湖南茶陵县东北荼王城,以陵谷为名。属长沙国。元朔四年(前125)封长沙定王子䜣(一作欣)为荼陵侯,改属桂阳郡。太初元年(前104)侯汤(一作“阳”)死无后,国除为县
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符进士。咸通末有诗名,创变体律诗,每句末字平仄皆押韵。作《焚书坑》诗,讥刺秦始皇焚书坑儒。原集一卷,已佚,《全唐诗》收诗二十六首。
清代杂税之一,系钞关(主要是杀虎口、张家口)对贩运农具所征之税。
即今四川天全县。险固可守,为茶马市贸易、通吐蕃要道所经。元至元初于此设宣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改置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清雍正八年(1730)改置天全州治。
①隋开皇十一年(591)以安丰县改名。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属庐陵郡。唐武德八年(625)改名太和县,贞元三年(787)移今治。明洪武初复为泰和县。②北宋宣和后改万寿县置。治今安徽太和县北旧县集。蒙古至元
即“武生”。
禁卫军指挥机构。(1)隋开皇十八年(598)置,大业三年(607)改为左骁骑。(2)隋大业三年(607)改左领左右府置,设备身郎将一员为长官,直斋二员以为副,与右备身府同掌侍卫皇帝左右的亲信禁军。统千
?—前515一名州于。春秋时吴国国君。公元前526—前515年在位。吴王余昧(一作夷末)之子(一说庶兄)。楚平王死后,吴王僚十二年(前515),乘楚丧,派公子盖余和公子烛庸率军围潜(今安徽霍山东北)。
中医名词。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顺关系,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即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补法,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泻法,故
官署名。简称仪制司。明清礼部四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仪部置。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礼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