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司马
官名。又称中军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元司马为中军的军法执行官。大夫爵。
官名。又称中军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元司马为中军的军法执行官。大夫爵。
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置于吐火罗境内阿缓城,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昆都士城附近,以其王叶护领之,辖州二十五,隶于安西都护府。约八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
官名。清末各省咨议局副长官。宣统三年(1909)置。每局一或二人,由本局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三年。掌协理全局事务,议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权。
见“周厉王”。
唐宫廷音乐。唐初定燕乐为九部乐。贞观十四年(640),得高昌乐,并为十部乐。后高宗恶天竺伎惊人害俗,令删去。开元时,扶南伎正式取代天竺伎,仍为十部乐,亦称十部伎。附隋七部乐、九部乐与唐九部乐、十部乐对
即青铜复合剑。始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汉后较少见。工艺要点是:两刃部用高锡青铜(颜色发白),脊部用低锡青铜(颜色发红),复合嵌铸而成。其优点是具有坚硬的刃部和柔韧的脊部,既锋利而又不易折断。是先秦金属
即“越王无余之”。
唐十六卫有左右*金吾卫,隋文帝时及唐初,称左右武候府,龙朔二年(662)始改左右金吾卫。
篇名。明末清初王夫之著。主张对《庄子》“因而通之”,反对一概否定,故名。内容以《庄子》中的言论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赞赏庄子哲学中的若干合理因素,肯定多寡、长短、轻重、大小等对立范畴之相互转化关系,要求
即“喇记”。
范宣子为春秋晚期晋臣,即士匄。所作刑书本于夷蒐之法,后被赵鞅等著于刑鼎。参见“夷蒐之法”、“铸刑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