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吏部
官署名。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吏部随迁。洪熙元年(1425)于南京复置,不加“南京”二字。正统六年(1441)再复永乐迁都之制,始称南京吏部。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下设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司。例行之事均由诸司咨请吏部处分,惟考功司掌南京官考察,吏部不与,职任颇重。
官署名。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吏部随迁。洪熙元年(1425)于南京复置,不加“南京”二字。正统六年(1441)再复永乐迁都之制,始称南京吏部。设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下设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司。例行之事均由诸司咨请吏部处分,惟考功司掌南京官考察,吏部不与,职任颇重。
一作范、范蜎。战国时楚怀王欲扶植甘茂为秦相,他劝怀王此计不可行。以为甘茂贤,秦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不如以公孙郝(《史记》作向寿)相秦,则楚之大利。见《战国策·楚策一》。
官名。北宋置,为内侍阶官,位内侍高品下,内侍黄门上。元丰改制,定从九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官名,改为右班殿直。金泰和二年(1202)复置,为内侍寄禄官,从八品。
陶瓷名词。泛指呈土红、砖红或褐红色的陶器。分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两类。红陶原料经较好淘洗,加有羼和料,经高温氧化焰烧成,质地细致坚硬。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大都为红陶,其中以仰韶文化的红陶最著名。
刘邦和项羽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划地分封了十七个王。其中封刘邦为汉王,后刘邦乘项羽征讨齐地之机,决策东向,攻占关中,进而占领西楚根据地彭城。项羽回
1717—1797清满洲正白旗人,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岩。乾隆举人。初从班第赴金川军营办事,历任伊犁将军,兵、吏部尚书,云贵总督,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曾参与平定准噶尔及霍集占叛乱。后缅甸之役
书名。清刘光蕡撰。一卷。刘氏欲借注太史公自序而明《史记》之义法。如“作《陈涉世家》第十八”句下,刘氏注说:以陈涉与汤武、《春秋》并言,此理最精深,以其功同也,故陈涉之发难亦可为世家。收入1921年刊行
?—前77即田千秋。西汉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武帝时为高寑郎,因上书讼卫太子冤,召拜大鸿胪。征和四年(前89)迁丞相,封富民侯。见武帝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臣下恐惧,乃建议施恩惠,缓刑罚,安定民
春秋末鲁国人,名非,字子之。孔子学生。
夏国王李德明之汉臣。任指挥使兼左都押牙。宋景德三年(1006)、四年,两次使宋通好。天禧四年(1020),受德明命城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建筑宫殿宗社,号为兴州,遂定为都。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置,十六卫之一。不领府兵,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中郎将四人,与右监门卫率亲近禁军,共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职任颇重。有长史、录事参军事,兵曹参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