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南渡三疑案

南渡三疑案

南明弘光朝发生的三次政治事件。一为大悲案。苏州僧大悲,俗姓朱,与南下的潞王朱常淓相识,认作本家。崇祯十七年(1644)十二月至南京,夜叩洪武门,“出语不类”,弘光帝疑其为潞王伺探消息,将其下狱。阮大铖更欲借此兴大狱,朝士皆自危。后被处死。一为童氏案。河南妇童氏,自称福王旧妃,福王拒不相认,将其下狱拷死。一为崇祯太子案。崇祯太子朱慈烺,明亡后下落不明。弘光元年(1645)三月,忽有自称太子者自北来南京,闻者争赴,众论藉藉。弘光帝禁私谒,命马士英等辨验真伪,奏系故驸马都尉王昺侄孙王之明假冒,乃下狱。黄得功、左良玉等抗疏争之。南京陷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 牐官

    清吏员名。掌启闭河牐,以时蓄泄。属河道总督。

  • 节帅

    ①唐后期节度使的尊称。②清代总督、巡抚之尊称。

  • 朱建

    ?—前177西汉楚人。曾为淮南王英布相。以谏阻布谋反,故布被杀后得赐号平原君。事母至孝。辟阳侯审食其欲与结交,乃以厚礼赠其母丧。食其素为吕后所幸,诸吕被杀后,赖他多方周全,得免于祸。文帝时,以其党于食

  • 中书省

    ①官署名。三国魏黄初初年置。掌收纳群臣章奏,草拟皇帝诏令,兼领修史,权任颇重。以中书监、令为长官,下设通事郎、著作郎等。西晋沿置,初兼领秘书、著作,惠帝以后秘书独立为监,著作亦归秘书,遂专掌纳奏、拟诏

  • 杨浩

    南宋人。曾为燕山县、潞县巡检使,建炎元年(1127)九月入玉田(今属河北)山中,与北僧智和禅师举义兵抗金,有众万人。

  • 呈头

    清苏州丝织业行会行头的别称。自康熙十二年(1673),被官府禁革后,遂改称呈头。参见“行头②”。

  • 慈州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汾州置。以“州内有慈乌戍,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治吉昌县(五代唐改吉乡县,今吉县)。天宝元年(742)改为文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慈州。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二

  • 秦起宗

    1273—1337元广平洺水(今河北威县西)人,字元卿。十七岁入蒙古学。学成,为武卫译史、御史台及中书省译史等职。仁宗时任太子家令司典簿官、江南行台御史。文宗时为御史台御史。后以兵部尚书致仕。有《御史

  • 张炜

    ?—1216金洺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字子明。本名燝,避金章宗讳改。大定进士。承安五年(1200),任同知镇西军节度使事,转同知西京转运使事。主持筑界墙工役。后任桓州刺史,充宣差西北路军储。大安

  • 噶尔丹

    1644—1697清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号博硕克图汗。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早年赴西藏依达赖五世为僧。康熙九年(1670),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次年自藏返,击败诸敌,掌准噶尔部统治权。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