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湛
十六国时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子谅。好老庄,善属文。西晋时举秀才,辟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北依刘琨,为汉刘粲所虏,留为参军。亡归琨,为主簿,转从事中郎。建兴末,随琨投段匹䃅,为别驾。 琨被害,投辽西段末波,为右长史。后赵石虎破辽西,用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冉闵灭石氏,归闵。随冉闵与石祇战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兵败被杀。自以名家子,沦陷非所,恒以为辱。撰《祭法》,注《庄子》,有文集,皆佚。
十六国时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子谅。好老庄,善属文。西晋时举秀才,辟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北依刘琨,为汉刘粲所虏,留为参军。亡归琨,为主簿,转从事中郎。建兴末,随琨投段匹䃅,为别驾。 琨被害,投辽西段末波,为右长史。后赵石虎破辽西,用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冉闵灭石氏,归闵。随冉闵与石祇战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兵败被杀。自以名家子,沦陷非所,恒以为辱。撰《祭法》,注《庄子》,有文集,皆佚。
官名。原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称号,北魏建国初,沿用此名。明元帝泰常二年(417),与天部、地部、西部、南部、北部大人合称六部大人,共同处理国家政务,皆由诸公担任,其下有三属官。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罢。
①北宋末年检点括索公田之法。其执行机构有稻田务、营缮所、西城所,宣和三年(1121)皆并入西城所。公田法,一说取民间田契彻底查勘,如田今属甲,则从甲而索乙契,复从乙契而索丙契,辗转推求,至无契可证,则
官名。明建文中于诸郡王府置。各二人。掌辅导郡王。进见郡王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礼如宾师。成祖即位,罢。
468—525北魏常山九门(今河北藁城西北)人,字洪赈。精于《三礼》。孝文帝时为尚书都令史,为司空元澄所赏识。凡表议书记,多出其手。孝明帝初,上书屡论礼仪及时政得失,除光禄大夫。后奉诏西入关陇,抚谕仇
即“周告”。诉讼程序。指原告因控告不实被驳回后又以它事重复控告。《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州告者,其所告且不审,又以它事告之。勿听,而论其不审。”对于州告,官府不仅拒绝受理,对其失实之处还要追究
相传为夏桀时太史令。见桀迷惑、暴虐,遂出其图法(绘有先王政绩之图)泣谏,桀不听,乃投奔商汤(《吕氏春秋·先识》)。
古代青铜器装饰。是条形片状突起,外缘有的平滑,有的为不规则凸齿。多见于容器颈、腹及足部,也有自盖至器足上下连续的。圆形器多饰于外壁图案中心或分界处,有的形器多饰于四隅。在乐器、兵器上也常出现。盛行于商
中国的传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故名。《老子想尔注》始称“道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和黄老道家,逐渐演变而成。产生于东汉中叶。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成为神
又译睹鲁花、秃鲁华、秃儿合黑。源于突厥语,指蒙、元怯薛中的散班。成吉思汗建怯薛,征调万户、千户、百户、十户子弟及其随从,组成八千秃鲁花。此后蒙、元功臣将帅子弟多入宿卫,充秃鲁花,故亦称质子军。
刀名。北齐綦毋怀文所造。《北齐书·綦毋怀文传》载:“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后世依其法铸宿柔铤,作刀亦很锋利。其法以生铁和熟铁按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