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子如
北朝时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字遵业。初为怀朔镇省事,与时为镇队主之高欢深相交结。北魏孝昌中,曾投尔朱荣,复归高欢,欢以为大行台尚书,参与军国大事。东魏天平初,迁尚书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并称“四贵”。后以贪贿被劾入狱,释后行冀州事,颇知悔改。北齐时拜太尉,寻以疾卒。长子消难,娶欢女,后降北周。
北朝时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字遵业。初为怀朔镇省事,与时为镇队主之高欢深相交结。北魏孝昌中,曾投尔朱荣,复归高欢,欢以为大行台尚书,参与军国大事。东魏天平初,迁尚书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并称“四贵”。后以贪贿被劾入狱,释后行冀州事,颇知悔改。北齐时拜太尉,寻以疾卒。长子消难,娶欢女,后降北周。
西汉置。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元和郡县志》贝州临清县:贝丘“城内有丘高五丈,周回六十八步,城因此为名”。北齐移治今临清市东北,隋开皇六年(586)又移治今临清市东南。十六年改为清平县。自汉至北周,或属
书名。清孙诒让撰。十二卷。孙氏在研究经史著作的过程中,感到古籍由于三代文字之通假、秦汉篆隶之变迁、魏晋正草之混淆、六朝唐人俗书之流失、宋元明校刊之羼改,以及多次传抄与刊刻,而错误百出。遂以三十余年精力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置。治玉沙县(今仙桃市西南沔城)。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天门、洪湖等市地。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沔阳州。
1320—1366元末明初庐州巢县(今安徽巢湖市)人。元末与弟永忠于巢湖结寨自保,后投归朱元璋。从渡江,破采石,授管军总管。再以舟师取镇江、常州,升同知枢密院事。后在太湖被张士诚部所执,死于狱。
?—350十六国时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胡族。后赵将领。建武二年(336)以将军率骑击辽西鲜卑段辽,败之于密云。四年为辽伏兵所袭,兵士死者大半。十二年以凉州刺史西击前凉张重华,次年败其护军曹权、张
前230—前207秦代第二代皇帝。名胡亥,秦始皇少子。秦始皇死后,与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合谋篡改遗诏,赐兄公子扶苏死,自袭帝位,称二世皇帝。葬始皇于骊山陵墓,逼令后宫无子者皆从死,又将全部筑墓工匠活
书名。一名《京津拳匪纪略》。清末乔析生编。十二卷。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高涨时,作者旅居天津,日游市街,记录所见所闻。次年春又入京访问义和团事。遂将日记整理,并广采中外报刊、公文、函电等编
东汉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初助父击败先零羌,占据大榆谷(今青海贵德),部落强盛。中元二年(57)与弟滇岸掠汉陇西塞。次年,汉将窦固、马援败之于西邯(今青海化隆一带)。后降附,徙居内郡。
清代仓场侍郎之别称。
?—1795一作陈周。清福建同安(今厦门北)人。自幼居台湾。乾隆五十七年(1792)回同安参加天地会。六十年,从陈光爱起义,事败奔彰化湖仔庄,与马江等密谋再起。后彰化县民抢米骚动,遂乘势举兵,攻破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