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

史称阖萨、曷萨、阿萨、可萨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1110758人(1990年)。建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族源可追溯到西汉时的塞种、月氏、乌孙、康居、阿兰、匈奴等。六世纪中出现的突厥,以及葛逻禄等突厥部落,蒙古兴起前后的契丹、乃蛮、克烈、钦察等部皆为其重要来源。至今哈萨克族中仍保留有乌孙、克普恰克、克烈、乃蛮等部落名称。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十五世纪时,锡尔河下游部分游牧民在克拉伊及扎尼别克率领下脱离乌孜别克汗国东迁楚河流域,以此自称,是为哈萨克族形成之始。明末清初,与准噶尔部进行长时间的交往与斗争;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大部分归属清朝。沙俄向亚洲扩张时,原属清朝的哈萨克的大部分逐渐被侵占,但仍有不少陆续迁回祖国。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狩猎业。保持着较完整的氏族部落组织。部落内最小的生产组织和游牧聚落为“阿乌尔”。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有文字。信仰伊斯兰教。建国后实现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有发展。

猜你喜欢

  • 同谷县

    西魏末改白石县置。治今甘肃成县。为广业郡治。隋属河池郡,唐属成州。乾元二年(759),诗人杜甫寓此,感伤安史离乱,作《同谷七歌》。宝应元年(762)地入吐蕃。咸通十三年(872)复置。后为成州治。蒙古

  • 神部尚书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神部曹长官,掌祭祀事务。《魏书·礼志三》:“高祖荐酌,神部尚书王谌赞祝讫,哭拜遂出。”又说为祠部尚书之异称。

  • 耶律重元

    ?—1063辽圣宗次子。契丹名孛吉只。圣宗死,兴宗即位,受封为皇太弟、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帅府事。道宗立,尊为皇太叔,号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九年(1063),与子涅鲁古等谋反,结集四万余人,欲杀

  • 刘谦之

    晋末宋初彭城吕县(今江苏徐州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晋义熙中为始兴相。义熙十三年(417),东海人徐道期流寓广州,聚众攻陷州城,出攻始兴(今广东韶关东南)。他攻杀之,旋即进平广州,即为广州刺史

  • 唐穆宗实录

    书名。唐苏景胤、王彦威等撰,路隋监修。二十卷。大和七年(833)书成。记事起穆宗即位,止长庆四年(824)。已佚。

  • 钞本

    ①发行钞币的本金。《金史·食货志》:“(泰和)六年四月,陕西交钞不行,以见钱十万贯为钞本。”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印造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以银为钞本,中统钞两贯同白银一两;各路钞库发钞若干,即随发

  • 比罪

    刑法制度。宋代法律规定,被判处编管或流配罪而可用官职等抵罪、纳铜赎罪以及犯诬告或出入人罪的官员等,准许比照其他刑罚减罪或免罪。诸如原判配沙门岛(在今山东蓬莱西北海中),比照流二千里;刺面配,比照徒三年

  • 护军参领

    官名。清代八旗护军营之职官。位在护军统领之下。八旗满洲每旗十人、蒙古每旗四人,正三品。掌统率所辖护军,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初名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改称巴牙喇甲喇章京,顺

  • 宋晟

    ?—1407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景阳。洪武时,历官都指挥同知、都指挥、右军都督佥事等。建文元年(1399)镇守凉州(今甘肃武威)。成祖即位,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主持西北边务。永乐三年(1

  • 南栈道

    即“石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