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州
唐武德四年(621)改隋淮安郡置显州。贞观九年(635)改为唐州,治比阳(今河南泌阳)。天宝元年(742)改为淮安郡。辖境约当今河南社旗、方城、唐河、泌阳、桐柏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唐州。唐天祐三年(906)移唐州治泌阳(今河南唐河),明洪武二年(1369)省州治入州,十三年废州改置唐县,1914年改为沘源县,1923年改名唐河县。
唐武德四年(621)改隋淮安郡置显州。贞观九年(635)改为唐州,治比阳(今河南泌阳)。天宝元年(742)改为淮安郡。辖境约当今河南社旗、方城、唐河、泌阳、桐柏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唐州。唐天祐三年(906)移唐州治泌阳(今河南唐河),明洪武二年(1369)省州治入州,十三年废州改置唐县,1914年改为沘源县,1923年改名唐河县。
书名。清林则徐撰。一册。为林氏以钦差大臣查办海口事件、主持禁绝鸦片时所发布的文告及与外人往来函札,共一百二十七件,均为《林文忠公政书》所未收,起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迄二十年三月。记林氏与英往
一作岸奔。藏语的音译。吐蕃财务官或度支官称号。唐永徽四年(653),吐蕃香雄地区已见此官号。吐蕃政权建立后,曾设“岸奔榼苏户属劫罗末论”,意为“内府理财官”。吐蕃在其占领的河陇及新疆部分地区,亦设此官
书名。清李灼、黄晟撰。二十四卷。孔子年谱,宋元以来历代均有编纂,大多简略。李灼、黄晟乃广搜众家之说,于乾隆十六年(1751)撰成是书。一至十六卷为孔子年谱,十七至二十四卷为历代尊崇之典,并冠以灼所作《
唐人。开元进士。天宝末,任北海太守。安禄山反,按兵不动。受玄宗责备,始起兵。天宝十五载(756),应颜真卿召,将步骑五千渡河,屯兵平原(今属山东)城南,肃宗加为河北招讨使,克信都(今河北冀州)。后至灵
官制用语。宋代指东班诸司使、副使。包括皇城、翰林(茶酒)、尚食、御厨、军器库、仪鸾、弓箭库、衣库、东绫锦、西绫锦、东八作、西八作、牛羊、香药库、榷易、毡毯、鞍辔库、酒坊、法酒库、翰林医官使、副使。宋初
清湖南永顺人。土家族。咸丰五年(1855)冬,与桑植李晖等在永顺、桑植两县交界泥湖塔、塔卧堡等处举事抗清,自称明珍王,率众攻陷永顺府城,旋即退出。后因兵败自缢,余部数百人退居深山,坚持斗争。
1297—1353元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字友恒。泰定时任东平路儒学教授、潞城县尹,升户部主事,因父病辞任。顺帝时修宋、辽、金三史,任宋史局官。累官监察御史。至正八年(1348),任行都水监,巡视黄
泛指古代北方及西域各民族所操的语言。法显说:“鄯善以西诸国,国国胡语不同。”鄯善在今新疆罗布淖尔以南。
古代酒名。古代按酒的清浊及味的厚薄分为五等,称五齐。《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五齐均为有渣未经过滤之酒,大都供祭祀之用。郑玄注:“齐者,每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国子司业置,咸亨元年(670)复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