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福
北魏洛阳(今属河南)人。太和初,拜羽林郎将,累迁都牧给事。太和十八年(494),受敕检察牧马所。因善牧养,孝文帝任为司卫监。二十二年,从帝南下攻南朝齐,大败尚书崔慧景军。赐爵昌黎伯。寻奉命讨高车,军败被黜。后历任都官尚书、瀛州刺史,甚有声誉。正光年间,为怀朔镇将,至镇,病卒。
北魏洛阳(今属河南)人。太和初,拜羽林郎将,累迁都牧给事。太和十八年(494),受敕检察牧马所。因善牧养,孝文帝任为司卫监。二十二年,从帝南下攻南朝齐,大败尚书崔慧景军。赐爵昌黎伯。寻奉命讨高车,军败被黜。后历任都官尚书、瀛州刺史,甚有声誉。正光年间,为怀朔镇将,至镇,病卒。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今河北柏乡县。属栾州。大业三年(607)属赵郡。唐属赵州。五代梁开平五年(911),晋大破梁军于此。金属沃州。元、明、清属赵州。
春秋时人。字敬仲。齐国上卿。齐襄公死后,与国子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即齐桓公。管仲改革,划国内士乡十五,分为左中右三军,与齐君、国子各帅五乡,掌一军。齐桓公十四年(前672),代桓公与鲁盟于防(今山东费县
书名。清丁申辑。十六卷。本书汇辑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一年(辛酉)清朝官绅抗拒太平军进取杭州的有关记载,共收《钦定剿平粤匪方略》(节录)、《昭忠祠志》、《崇义祠志》、《义烈墓录》、《两浙庚辛纪
?—245三国时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字德儒。少无名望,从兄崔琰常许为大器晚成。曹操定冀州,召为邬县长,累迁冀州主簿、丞相掾属、御史中丞。魏文帝拜为尚书、幽州刺史,以不事上司,左迁河间太守。
商末贤人。原为商典乐之官,知礼容,故名商容。得百姓之爱,纣废而不用,隐于太行山中。武王灭商后,于其闾建立表木,以彰其贤。
719—772唐河南鲁山人,字次山,自称元子,又号漫叟、聱叟等。北魏拓跋(元)氏后裔。少师族兄元德秀。天宝进士。乾元二年(759)苏源明荐之,至长安,上《时议》三篇,陈述兵势。肃宗授山南道节度使参谋,
书名。北宋刘恕撰。十卷,目录五卷。恕以《资治通鉴》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阙前略后,首尾不备,欲采周威烈王以前之事为《前纪》,宋兴以来之事为《后纪》。后病废在家,
清雍正二年(1724)改凉州卫为府。治武威(今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金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市、县地。1913年废。
史称阖萨、曷萨、阿萨、可萨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1110758人(1990年)。建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族源可追溯到西汉时的塞种、月
明真定深州(今属河北)人,字永亭,号双林。嘉靖中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时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万历初,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交结外廷张居正,倚太后势约束神宗甚严。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卒,遂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