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阳郡
西晋永兴元年(304)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治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属江州。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湖北武穴市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其后屡有伸缩。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梁太清中又迁治湓口城(今九江市)。隋开皇九年(589)废。
西晋永兴元年(304)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治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属江州。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湖北武穴市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其后屡有伸缩。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梁太清中又迁治湓口城(今九江市)。隋开皇九年(589)废。
?—35东汉初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字君然。新莽末守本县长,以宛城归降绿林农民军,封归德侯。后属刘秀,拜刺奸大将军,从平河北。及刘秀称帝,任廷尉,行大将军事。与大司马吴汉等率兵进围洛阳,迫降更始
北魏伎作户之一种。为官府占有之人户,以织罗縠为主。不属州县而由杂户帅或营户帅管理。后罢,改属州县。参见“漏户”。
篇名。孙中山撰。刊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苏》杂志第六期。为驳斥帝国主义鼓吹“保全”清政府、“分割”中国领土而作。指出清政府为君主一人之产业,政治腐败,日趋消亡,无可保全。中国统一已数千年,无
《奏定学堂章程》的组成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颁布。共分立学总义、学科程度、考试入学、毕业效力义务、屋场图书器具、教员管理员六章。
见“义武军”。
书名。一称《唐新语》,或名《大唐世说新语》。唐刘肃撰。十三卷,总论一篇。书成于元和二年(807)。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例,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以至谐谑、记异、郊禅等三十门,共三百五十条。采摭国史
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以邽戎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治今甘肃天水市。属陇西郡。东汉属汉阳郡。建武八年(32),刘秀西征隗嚣,至上邽。三国时,诸葛亮攻司马懿于上邽。均即此。北魏因避道武帝拓跋珪名讳,
法律用语。明代大理寺之职掌。凡刑部、都察院移于大理寺之案件,经*圆审,招供仍不明者,则移他司再审,以明案情。
即筹算。古代计算用具。竹制。因其长六寸,故名。《汉书·律历志》:“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
宋代医官阶官名。政和三年(1113)增置,从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