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肃
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称赏。为太学博士,修《起居注》,兼廷尉监。正光中,除尚书左中兵郎中。曾著《还园赋》等,率多亡佚。
北魏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称赏。为太学博士,修《起居注》,兼廷尉监。正光中,除尚书左中兵郎中。曾著《还园赋》等,率多亡佚。
官名。清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设置,为新设机构弼德院的官员。编制为三十二人,但实授者不足此数。由曾有勋劳以及富有政治学识和经验者担任,现任国务大臣及宗人府宗令、内务府大臣均得兼任。主要任务是为皇帝
明洪武十二年(1379)于昌国县(今浙江舟山市)置昌国守御千户所,十七年升为卫。二十年因废县,迁卫于浙江象山县南东门山(一作天门山)。二十七年因东门悬海,薪水艰阻,复徙至县西南后门山。跨山为城,周七里
?—1318元时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尔忒的斤第四代孙。父火赤哈儿的斤阵亡,赴京请兵北征,娶公主为妻,中途改为镇吐蕃宣慰司。武宗时召还,仍为亦都护。仁宗时复封高昌王。
官名合称。北魏天兴三年(400)置受恩、蒙养、长德、训士,合称四官。受恩位比特进,以亲贵中有器望者任;蒙养位比光禄大夫,以勤旧中休闲者任;长德位比中散大夫,无常员;训士位比谏议大夫,规讽时政、匡刺非违
?—1651明末清初浙江舟山人,一说四川土司。骁勇善战。初从张国柱等入海,被黄斌卿留为部下,然不任以事,郁郁不得志。后受张名振之招,领众数千,归鲁王,封平西伯。鲁监国四年(顺治六年,1649),与阮进
清雍正元年(1723)分诸罗县北境置,初寄治在彰化县城,九年移治竹堑,即今台湾新竹县。属台湾府。辖境相当今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元年(1875)废厅,改设新竹县。
唐水陂名。在淮南道光州光山(今属河南)西南八里。永徽四年(653),光州刺史裴大觉积水成陂,溉田百余顷。
①又称进献。地方官以正税外盈余名义献给皇帝的钱物。唐玄宗、肃宗时开始出现,曾多次敕令禁止。兴元元年(784),国库空虚,进奉者更多,除节度使、刺史外,判官也有进奉者。宋代沿之。②唐宋时蕃商来华,向朝廷
书名。北周甄鸾撰。二卷。为儒家经典《诗》、《书》、《易》、《周礼》、《礼记》、《春秋》、《论语》七经中涉及算术问题之内容及计算方法。唐李淳风曾作注释。今本由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
罪名。见于唐律。亦称入罪。指审判官有意加重犯人的罪名,使受重刑。唐律规定,若虚构成罪,则以全罪论处审判者;从轻入重,则以其所剩刑罚论处。如应笞十而笞三十,即以所剩之二十笞之。但笞杖入徒流,从徒流入死罪